.
事关无障碍环境建设,三部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注册用户 0 广东
发布:2023-11-16 (15:45:42)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该法明确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监督管理的兜底保障措施。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1)破解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难题,保障用药安全

药品说明书是否“清晰易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但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缺乏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规定。

案例显示,江苏省连云港市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字号普遍过小,给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造成阅读障碍,导致看不清药品说明书中用法用量等关键信息,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

围绕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的问题,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走进社区、药企和零售药店,通过召开公益诉讼问需会、开展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进行线索研判,并在药品零售药店随机抽样20种老年群体常用药的药品说明书发现,20份药品说明书的字号均小于5.5磅,最小的字号只有3磅,参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群众普遍表示药品说明书字体过小,易增加老年人阅读障碍。

因案涉面较广,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对该线索提级办理。检察机关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用药安全问题,督促药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推动药企对药品说明书进行无障碍改造,让药品说明书看得清、看得懂,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用药安全。

目前,辖区内四家药企主动将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已完成5份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在纸张大小不变的前提下,药企通过调整排版布局、单面变双面印刷等方式,对字体进行全面放大,不断满足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的无障碍阅读需求。

(2)督促专项整治强制扫码点餐,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

扫码点餐是餐饮行业推动消费升级、降低经营成本的创新举措,但可能影响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

重庆市渝北区部分餐饮商家强制推行扫码点餐,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致使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因使用智能手机不便而无法正常消费用餐。同时,部分经营者利用扫码程序收集消费者的手机号码、位置信息、微信昵称等个人信息,侵害众多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对此,检察机关通过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开展专项整治,助推餐饮服务场所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维护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

不久后,检察机关还组织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确认涉案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信息交流无障碍问题已得到有效治理。同时,检察机关多次与区市场监管部门、酒店餐饮行业协会座谈交流,推动出台《餐饮行业“扫码点餐”规范倡议》,规范餐饮行业扫码点餐服务,实现源头治理,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和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3)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

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2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497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9件;诉前磋商结案91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574件,提起诉讼73件,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

此次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共计12件,涉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会服务等方面。具体而言,从监督纠正的违法情形看,涉及交通出行、日常生活、办公办事等多重环境维度,涉及高铁站、客运站、医院、图书馆、饭店、公园等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从公益诉讼的保护对象、受益群体看,也从残障人士扩大到老年人乃至不时之需者等社会成员。

其中,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此次案例发布的重中之重。如贵州省贵阳市检察院针对“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影响特定群体出行的问题,通过磋商、公开听证、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整改,并邀请残疾人、老年人代表参加公开听证和整改验收,以类案监督推动综合治理。

据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立足法律监督职能,优先、重点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系统监督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统一正确实施,持续以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高质量发展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满足更多群体在更多领域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

责   编:程迷静

审   核:覃蓝蓝、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

来源腾讯新闻:
网址:https://new.qq.com/rain/a/20231115A09SKC00
关闭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