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6日)是国际聋人日。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约2780万人,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
过度疲劳,高度紧张,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长期遭受噪声影响,也可导致耳聋。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在85分贝的噪声中暴露不能超过8小时,而很多手机、MP3播放器的音频输出最大功率在115分贝左右,使用时如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听力损失。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特别是婴幼儿内耳发育不完善,易受药物影响,更要多加注意。不能使用过硬的工具,如小木棒、发卡等掏耳朵,以防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造成感染而影响听力。掏耳朵频次也不宜过勤,一个月2~3次即可。积极治疗感冒、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鼻部通气,容易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耳腔,引发中耳炎,影响听力。
人工耳蜗是治疗重度耳聋的重要方法。听力有“用进废退”的特性,所以对于重度耳聋患者来说尽早佩戴助听器,有助于延缓听力损失的进程。
12年爱心接力 三胞胎聋儿更换人工耳蜗
前不久,河北唐山一个三胞胎听障患儿家庭,在残联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三个孩子全都更换了新的人工耳蜗,他们的世界也变得更加清晰、温暖。
黄家三兄弟今年13岁,他们出生时就有先天性耳聋,这种病例非常罕见。要想跟正常人一样听说,就要尽早植入人工耳蜗。12年前,在唐山和北京两地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三胞胎感受到了有声的世界。如今,三个孩子已经升入中学,原来的人工耳蜗不再适用。当地残联近日积极协调各方,援助这个残疾人家庭,为孩子们免费更换了新一代人工耳蜗,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聆听世界,书写人生。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刘之亮:得知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以后,我们残联责无旁贷,一定让三个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听到最清晰的声音,也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新闻特写:让无声世界充满爱的声音
在国际聋人日的前夕,全国200多个城市的400多个城市广场同步进行了一场以听障儿童为主角的公益音乐会。
眼前这位小女孩名叫朵朵,今年4岁半,年龄虽小,但是唱歌却很有激情。但是让人痛心的是,朵朵一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耳聋,后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装上了人工耳蜗,通过康复训练,她学会了唱歌。
朵朵奶奶 田书芬:没唱歌之前,我就压力很大,因为她父母也是听障人士。她自卑、不自信,就怕她心里有阴影。通过唱歌最大变化就是开心了,而且她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去玩、一起去唱歌、一起去站在大舞台上演出,特别快乐。
患有听障残疾的孩子,能够依靠人工耳蜗打开声音的大门,但是长期的生理缺陷,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创伤。是音乐让朵朵的心里充满了爱的声音,帮她树立了信心。和朵朵一样,这几天全国8万多名听障残疾孩子登上自己的舞台。
儿童公益音乐会策划人 吕敏: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募集的善款来帮助更多的听障儿童,不仅是给他们一个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能站在我们的舞台上,自信地歌唱,获得社会一样的关注,赢得一样的掌声,拥有一样快乐的童年。
在法国小说《偷影子的人》中,作家马克李维如此描绘聋哑人小姑娘克蕾儿:
“为了弥补她的耳聋,上帝给了克蕾儿一双大大的眼睛,那么深邃,让她的脸上充满了迷人的光彩。因为听不到,所以她能看尽一切,没有一丝细枝末节能逃过她的眼睛。”
聋人,或者说听障人士,单纯从外表来看,你很难发现他的生理缺陷。这种“隐性残疾”将失聪者所有的脆弱都藏在了耳朵里。
失聪者的世界里,手语是他们和外界沟通的基本方式。但手语本质上依旧是专属于听障人士的“小语种”,且手语只能用来交流一些可以简单表达的问题,效率极低。
但现在,失聪者开始尝试与科技接轨,在陌生的尝试中突破手语困境。面向社会,他们开启了全新人生。
聋人律师谭婷在处理关于聋哑人的法律案件时,内心总会浮现些许无力感。她见过许多聋人在律所和法庭上情绪崩溃的瞬间,同样身为聋人的她,对此感同身受。
在她刚进入律所的时候,和同事合作处理聋人当事人的案件。聋人使用手语,隔音的办公室里只能听到情绪激动的聋人挥舞着手语发出拍打的声音。谭婷时不时参与其中,打着手势,询问一些细节问题。
谭婷曾遇到一位迷茫的聋人,在讲述事情原委时一次性提出了大量问题,她与同事写满了十几页纸,但事件依旧错综复杂。谈到着急处,聋人会因为手语没办法清楚表达、无法理解法律含义而急得大哭,嘴巴里发出呜咽的声音。谭婷也被这种情绪感染,她可以理解这种有苦难言的无力感。
大部分时候,聋人们很难表达出细节,这并非是聋人们的表达能力弱,而是手语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表达出事情的细枝末节。在法律案件中,一个细节的缺失,也许就会导致案件的反转。
“手语困境”这个词用来描绘谭婷以及其他聋人们的遭遇再适合不过。聋人们受到了手语的表达限制,只能表达出最基础的朴素情感,深层的概念就像是声音一样戛然而止。心潮汹涌千万遍,只能用几个手势概括。
图 | 谭婷在用手语录制普法视频
当有话难言的感觉,从法律层面延伸到普遍生活之中,就会表露出一种能被众多聋人感知的苦涩。
舞蹈演员魏菁阳在舞台上十分自信。她垂着眼帘,伸展肢体,锻炼了十多年的身体柔软灵活。但作为一名听障人士,她听不到任何旋律。所有乐器的声音,都在她的耳前戛然而止,想要按照既定的旋律跳出舞蹈,她就必须依赖与地面的接触,通过鼓声的震动,来感知音乐的节奏。
图 | 央视对魏菁阳的报道
和舞台上的光芒四射相反,几年前魏菁阳在私下里很少出门。并非是因为她不渴望与外界沟通,而是出门对她而言,是一件麻烦事。每次外出,她都会带上笔和本子,遇到需要与健听人沟通的时候,就请对方写下来。除非必要,很少有健听人愿意以这种慢节奏的方式和她交流。
有时候,“手语困境”造成的困扰,或许并没有那么大,但是要更加持久。聋人们因“手语困境”而碰壁后,就会把自己蜷成一团,尽量避免与人交流。但聋人田野作为一个创业者,他必须让自己和外界交流,对他而言,“手语困境”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失聪者田野创立了一个“聋人版知乎”,为聋人提供一个解答问题的平台。创业的起源是他身边的许多聋人朋友总会对一些基础问题无法理解,如“怎么上网搜东西?”、“公司是不是可以不和我签合同”。基础知识欠缺的聋人,也常常被诈骗、传销等不法活动盯上,诸多聋人朋友受骗。最夸张的时候,国内有一起诈骗案件涉及到全国40万聋哑人,诈骗金额高达数十亿。
公司成立初期,他在招聘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健听人很少愿意来他的公司就职,他能招到的聋人员工,也多多少少存在着“手语差异化”导致的手语困境。在中国,手语在各地有着不同的“方言”,可能隔了一座山,聋人们对于某个词语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手势。
图 | 工作中的田野
自2011年到2018年,国家花了7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进行田野调查、学术研究,发现手语的“方言问题”十分严重。于是从2018年开始,国家大力推行“手语普通话”,致力于解决听障者的交流问题。
这项措施的实施需要时间,面对这种情况,田野同样愿意给员工一些时间适应和学习。
而充满阳光少年感的聋人滑雪运动员刘云博,拥有开朗性格的他也会面临“手语困境”。刘云博的“手语困境”和魏菁阳、田野不同,他和健听人的接触更为紧密,然而健听人真正懂手语的并不多。
图 | 刘云博
相比较其他聋人来说,刘云博的发音非常标准,但即使这样,在训练中他仍然需要对方摘下面罩,阅读对方的唇语来与其交流。手语在这个时刻,并不能成为他和世界交互的工具。
在中国,听力残疾者有近2800万人。谭婷、魏菁阳、田野、刘云博,作为走在“反抗命运”之路上的头排勇士,尚且被“手语困境”所束缚,那其他聋人的生活状况,也可以猜出大概的模样。
大多数聋人并不是不会说话,他们只是在失聪后,离语言越来越远。因为和常人难以交流,他们很少开口,到最后忘记了如何说话。当一个聋人愿意张开嘴说话的时候,他心里一定是鼓足了勇气,他应该是一位英雄。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谭婷对着手机练习发音,讯飞听见App正在将她说出的一段法律讲义内容转换成文字,如果屏幕上某个显示的文字和讲义上的不太对,她就意识到,这个字的发音她需要再练习一下,从最基础的声调、韵母开始。她很清楚,她需要说话,只有重新学会说话,才能和健听人律师交接聋人的案子,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聋人。借助科技,谭婷突破了手语困境。
图 | 谭婷使用讯飞听见app与人交流
魏菁阳走进的街边的便利店,店员友善的问好跃然在手机屏幕之上。
田野面对来访的投资者,看着手机屏幕频频点头,展示团队的工作成果。
刘云博拍了拍滑雪教练,将手机拿到两人之间,了解到刚才有一个动作还可以做得更标准。
当说出的话变成可以被看见的文字时,魏菁阳、田野和刘云博开始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讯飞听见可以成为他们的耳朵。
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正因为拥有,才让我们时常忽略它的作用和意义。讯飞听见App则是每个聋人的第二双耳朵,讯飞听见融合AI赋能语音转写技术,助力听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2019年5月19日,科大讯飞联合中国聋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深圳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正式发起“听见AI的声音”公益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年。讯飞听见承诺,将为所有听障人士免费提供实时语音转文字服务和永久免费开放讯飞听见会议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转写时长2789万分钟。
“听”见文字,“看”见声音。越来越多的科技赋能到无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中,不仅仅让聋人们更加顺畅的和其他听障人士沟通,更是削平了听障人士和不会手语的普通人之间的沟通壁垒。在未来,相信也会有更多像讯飞听见一样的企业和聋人们并肩成长。冲出手语困境的聋人们,正在逆着风飞上天空。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讯飞听见AI+语音实时转写。
轻松满足职场人会议办公文字记录需求,感受科技向善带来的便捷工作体验↓
来源微信公众号:原创 真故研究室中新网天津12月3日电 题:南开教师卜欣欣:因为“淋过雨”更愿为无声世界的听力障碍者“撑起伞”
作者 孙玲玲 李享 杨天天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南开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是一位“资深”耳蜗使用者,18岁考入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29岁完全失聪,隔年植入人工耳蜗,35岁重新站上讲台,48岁投身残疾人发展公益事业,她因为“淋过雨”更愿为无声世界的听力障碍者“撑起伞”。
卜欣欣在南开大学校园。南开大学供图
她是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聋人协会主席、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馆员、南开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卜欣欣。
“我只是耳朵听不见”
上世纪70年代,卜欣欣随父母支援边疆建设,2岁时因患中耳炎未能得到有效医治,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我的妈妈是眼科医生,她告诉我‘通常一个人感知到的约7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所以妈妈从小培养我的阅读兴趣,帮助我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卜欣欣说。
在高中班主任的鼓励下,卜欣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并选择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现更名为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就读。1993年,为推动环境学科发展,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树桂教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倡建立学院资料室。由于英语格外出众,卜欣欣通过选拔,留校工作。
1997年,卜欣欣勇敢地站上讲台,向学生分享文献检索、英语学习的经验。至今她仍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瑟瑟发抖。同学们眼里对知识的渴望,点燃了她的信心,开始探索环境科学与经济和管理学的交叉领域。
在轰鸣中重新出发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肩上责任加重,1999年底,卜欣欣的听力完全丧失,每天深受耳鸣困扰。2001年,同事看到了当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成功的新闻,建议卜欣欣去尝试。当时人工耳蜗植入需要15万元人民币,全院教职工踊跃募捐,帮助她成功完成手术。
在成年听障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讲座中的卜欣欣。南开大学供图
在完全失聪的日子里,卜欣欣并未放弃,完成《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课程学习。2004年,她编写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出版,不仅为读者,也为她自己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005年,她编写出版《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教材,同年,她重新走上讲台,开设《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本科生通识课,这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第一门文献检索课程。
2018年,卜欣欣开始投身公益事业,担任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委员会副主任,在聋协的听力康复支持性服务骨干培训班担任讲师,为成年的听力障碍者以及听障儿童家长举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卜欣欣与听障朋友在一起。南开大学供图
卜欣欣说,“全国有2780万左右听力障碍者,其中80%是能够进行口语交流的,但人工耳蜗或助听器无法达到人耳的精细分辨率,有时会错听漏听,尤其是在多人讨论、远距离交流的时候。”来自各行各业的听障人士与卜欣欣分享了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听障群体中,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因无法发挥自身价值而倍感焦虑痛苦。
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我国于今年6月28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卜欣欣格外关注“信息无障碍”相关工作的推行,于是她向社会科普并推广“在公共场合实现文字信息屏(板)全覆盖”,以及为盲人群体开发的读屏软件、为听障人群开发的AI语音转文字技术,帮助各群体之间无障碍获取信息。
“你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今年9月18日至20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代表,肩负着约8500万残疾人的重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团,通过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卜欣欣当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和中国聋人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卜欣欣在谈到这样的设想时,激动地说,“从1989年进入南开,到现在已经30多年,南开精神深入我的骨髓,身为南开人特别骄傲!每当主办方介绍我是南开大学的教师时,就觉得特别有底气!”将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残疾人事业的公益工作中,卜欣欣认为,“这件事是需要南开人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