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圈子
4
动态
兆绰商
注册用户 . 广东
寻“湘”|听障大学生:除了听,我们一切都会!

央广网长沙1月2日消息(记者张志诚 通讯员任妮杭 陈艳辉)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一间教室里,老师用手语一字一句讲解课程内容,同学们聚精会神望着老师。无声的世界里,听障人士听不真切,只能依赖辨读手语和唇语来理解所学知识。

听障生专心致志“听”课(央广网发 蔡田甜 摄)

数据显示,我国听障人士超过2700万人,几乎每50人中就有1人无法正常听见鲜活的世界。作为一种“隐性缺陷”,这种困境很少被他人感知。他们曾因为沟通的障碍而感觉“被隔离在主流世界之外”,经历过听不见后方司机警示不能让道的尴尬;也有人得到了早期干预,因及时的口语、听力康复训练,说出了一口流利但略带口音的普通话。

无论是孤僻的还是外向的,怯于表达的还是自信发声的,有这么一个包容、友爱的属地,承托起聋人群体的生活与未来。听障人士通过“单考单招”这一高考形式,走进特殊教育学院接受高等教育。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共鸣,在相对公平和少偏见的教育环境下上课、学习,参加校园活动和专业比赛。

听障生制作毕业设计作品(央广网发 任妮杭 摄)

普通的一天,普通的学生,做着普通的事情,却有着五颜六色的心情。

普遍的选择

人们常常误以为听力障碍等于听不见,事实上不是所有都如此。

相关资料显示,医学上听觉障碍目前分4级:一级为听觉系统结构功能极重度损伤,无法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理解和交流活动极度受限,社会活动极严重障碍。二级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理解和交流活动重度受限,社会活动严重障碍。三级为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理解和交流活动中度受限,社会活动中度障碍。四级为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活动轻度受限,社会活动轻度障碍。通俗说,一级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二级只能听到鞭炮声、雷声等。从小生活在特殊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们,往往走向单考单招这一听障生的主流升学渠道;从小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则更偏向于普通高考。

针对听障学生开设的单考单招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正式成立。从此,听障学生得以改变被安置去福利工厂工作的“唯一”出路,可以和听人(特教专业术语,听力健全人)一样走进看似遥不可及的大学。有了这一先河,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特殊教育学院纷纷成立听障班,招收听障学生。

单考单招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单独组织招录,考生需要在每年三四月份前往不同城市参加考试。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毕业的冠雄是一位双语(手语+口语)听力障碍者,三岁时因高烧注射青霉素夺走了他几乎全部的听力,但是幼儿期间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习得了口语。

冠雄参加了四所学校的单考单招笔试及面试,其中笔试分为公共课(语数英)和专业课,英语没有听力,考试内容范围相当于初中水平。他想过参加普通高考,但“那是巨大的困难,又怕考不上,浪费时间”。在普通学校学习也许会跟不上学习节奏,遭遇同学老师的偏见。对于未知的恐惧阻挠了少年的念头,冠雄觉得,单考单招,是一种教育平等,也意味着“少偏见”,给了自己公平竞争的机会。

芙蓉九岁以前在普校读书,九岁后和冠雄一样读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参加的是单考单招,她说如果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想在普校读大学。单考单招相比普通高考难度较低,但专业选择也更少,大都集中在计算机、美术、艺术设计等范畴。芙蓉想体验普通高考、保研甚至留学,挑战更多样的人生,但当时由于信息壁垒并未完全掌握特校与普校的区别,再加上其他原因,走上了一条“理所应当”的路。

“我们只是听不见”

我们会疑惑听障人士如何上课,事实上,特教学院的老师往往是口语手语并用,大声发声才能让口型准确,便于学生通过唇语以及讯飞、音书等AI语音转字幕翻译app理解知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配备同声传译教室,以便特教老师将语音实时翻译为手语显示在大屏幕上。

学院从事特教教学工作的张晶老师介绍:“教学媒体的形象化呈现帮助聋生开拓艺术思维、丰富视野。在学习上,聋生视觉形象思维优势明显,他们虽然听不见外界声音,但同时也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做设计更耐心、细致;触觉相对更灵敏,动手能力强,对于技术类的学习优势明显,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老师们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即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帮助他们理解内容。“聋生也会主动创设场景,他们更擅长角色扮演。”

特教学院课堂呈现的是一个对听障生更为包容、无障碍交流的小世界,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此外,学校拥有较多的福利政策,比如困难补助和残疾人补贴。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练达表示,本校听障学生第一年学费全免,有省级及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的同学可以给予三年学费全免的福利。在就业方面,学院举办就业招聘会帮助学生通过校招进入企业,并与招收聋人群体的爱心企业达成合作,推荐学生就业。

前段时间,军训“无声”方阵和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听障学生“无声”表白的视频火爆网络。现在,在专业实践教室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毕业设计“蜡染”“编绳挂饰”。

听障学生也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做着千千万万件我们能做的事,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一个又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学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用手语细细比划着,“我们只是听不见,其他都能做”。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学楼上的标语(央广网发 蔡田甜 摄)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冠雄,以一个阳光、帅气的形象出现在自媒体上。他喜欢极简主义设计,对于企业品牌形象和书籍设计最为擅长。阅读专业书、观察优秀毕业作品、主动分析作品的习惯铸成了他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与挑战欲。冠雄通过“全国大学生艺术广告大赛”“米兰设计周”等一次次专业比赛,一步步迈向“特教老师”的梦想之路。由于从小在特殊教育环境下成长,他感念于老师的关爱,决心做一名美术方向的特教老师。作为一名听障人士,考取教师资格证似乎遥不可及,冠雄通过笔试后,在面试环节使用手语和口语进行教学演示,顺利获取教师资格证。

冠雄获奖后与展牌合影(央广网发 受访者 供图)

冠雄与听人的相处也是相对自如的,作为学校手语者社团教学主讲人,他前往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及多个社区为听人开展手语教学,带着聋人们对于平等、理解的盼望,将手语推广给更多听力健全人。

讲解手语 (央广网发 受访者 供图)

困境与诉求

中国手语分为自然手语、文法手语和国家通用手语,我们在新闻中看见的往往是国家通用手语,相当于正常人的“普通话”,却并不是聋人生活中常用的手语。聋人习惯的手语并不都是共通的,和有声语言一样有“方言”的差别,不同地区的手语意思表示有所差异。所以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听障群体中,沟通仍有障碍。

手语也并不是每一个聋人都掌握的。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鹏博借助助听器可以听清健全人较慢速度的话语,也可以逐字口头表达。凭借开朗的性格和不错的说话能力,他成了特教学院中受欢迎的存在。但事实上,从小在普校读书的他并没有手语基础,到了大学自学了两年手语才能与听障同学进行一些基本的对话。

鹏博平时会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残健融合活动,与听人朋友建立起友谊。但这种交流意愿并不“平等”地出现在每一个聋人身上。张练达解释:“尽管学校的学生组织与运动社、舞蹈队接受每一个听障孩子,但由于语言不通,听人很难去理解和帮助他们,一两次的融合活动难以促使两者之间形成长时间的友谊和默契。有些外向的孩子可能会以手语的形式‘滔滔不绝’,但大多数还是比较退缩的,需要听人主动靠近。”

大学除了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还与一个重要的维度挂钩——就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听障生就业数据最好的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工资待遇较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能去到艺术品加工等文化类公司工作。凭借一门好手艺、好技术经营自己的人生,是让人有成就感的事情。但不管哪一门专业,就业单位和工资待遇都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和就业地残联政策。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听障生日常练习的教室(央广网发 任妮杭 摄)

冠雄渴望当一名特教老师,这是少数听障人士的念头。面对特殊孩子,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正确引导孩子自信、自尊、自立、自强。”

冠雄参加了三次教师编制考试,第三次在山东聊城特校聋教育教师岗位笔试考试中排名第一,却在面试环节中被刷了下来。“工作竞争很激烈,这个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冠雄表示没有气馁,表示仍会继续考编,提升自己的讲课水平。

听障生们渴望一个更多理解、更为平等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可以消弭意见和看法,社会可以更多包容,让自己跳脱出从前那个也许封闭的“自我”。对于听障孩子本身,少年时期自主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增强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社会,张练达建议在初高中教育中提升听障生语文方向的基础教育水平,为衔接高等教育、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打好基础。

健全人在年老之后也有可能损失听力,关爱聋人实际上也是关爱你我。就像听障生钟同学说的,“社会的进步是一点点的,我们可以就某件事情提出诉求,期待一点点地最终达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可以学习一些基础手语,多一些耐心面对听障人士,或者掌握手语app的使用技巧以和听障人士沟通,那个看似“遥远”的期盼便会慢慢转化为现实。

他们与我们一样,都在为工作和生活奔赴。

2周前
0
0
注册用户 . 广东
无声世界的“守护者”:用画笔点缀孩子们的路

央视网消息:走进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你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校园独有的气息:成人、友爱、拼搏。这样的气息就在整齐清晰的地标线之间、挥洒在青春的教学楼墙画上,安静却铿锵有力。殊不知,它们都出自一人之手,武汉第一聋哑学校的美术老师甘云山。他手执画笔,用行动诠释了一名美术特教老师的育人情怀,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声世界的“魔法”。

“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今年是甘云山第27个教学年,却已经是他在武汉第一聋哑学校度过的第40年。甘云山9岁起来到这里读小学一年级。美术是聋哑学生的专业课,甘云山读书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和篆刻,不论是素描、色彩还是花鸟山水画,经常是一提起画笔就忘了时间。

因为年龄小,文化积累有限,那时他在表达和沟通上碰到过很多困难,脾气因此容易急躁。甘云山说,从小学到走入大学的这九年里,是老师们的关爱帮助他走出一个个困境,让他心无旁骛地完成了学业,顺利考入荆州大学工艺美术班。

直到今天,甘云山依然可以叫出自己每个班主任老师的名字。他回忆,因为离家远,家里条件差,按时吃饭都很困难。他当时的班主任董老师亲自帮他解决吃饭的问题,有时就直接带他到自己家吃饭。那时起,甘云山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温暖的种子。

甘云山回到母校教书不久

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甘云山一直心系母校,他努力学习绘画技巧,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教学生手语、篆刻、绘画。作为一个走入社会的过来人,甘云山知道,积累足够的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聋哑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就这样,甘云山在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高中美术老师。他渴望着就像当年的老师们一样,把无私的关爱传递给终会走出武汉第一聋校的学生们,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能够去感受外面更美好的世界。

“要成为一个性格温和的人” 

和普通学校相比,聋哑学校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输出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受限于自身的文化积累和沟通的渠道,所以课堂上如何真正地让学生理解并且掌握每个知识点对特教老师来说是个考验。而在美术领域,更多的专业表达对甘云山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积累,甘云山会利用晚上备课的时间把课程中的美术技巧演示一遍并拍摄成视频。他说,对这些孩子来说,最直观的就是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他为了充分利用每堂课的40分钟,并且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使用手机的习惯,这些视频教程只允许学生在周末时才能参考观看。

甘云山在课堂上用手语给学生们授课

在课堂上,甘云山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每一个技巧、步骤。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复述、练习的方式,甘云山可以检验到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并掌握。如果教授一遍不能理解,他就会反复讲解纠正学生的练习,直到他们清楚掌握了为止。对同一个石膏雕像的临摹作品,甘云山要求学生至少要练习4-5次,直到做好为止。

他坦言,学生学习绘画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论是怎样的学生,甘云山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专业上取得进步。有些学生很调皮,学得很慢,他会耐心反复地教授,不断给他们鼓励。甘云山对画的好的学生会多给压力,让他们做到比以前更好。

而在美术课之外的甘云山,还是高二(1)班的班主任。他希望每个聋哑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性格温和的人。

他解释说,因为很多聋哑人有语言沟通的障碍,变得性格急躁。而学业能够提升他们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弥补这样的缺点。这也是为什么他期望每个聋哑孩子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社会上合格的人才,而不是给社会增添负担。

就在去年暑假结束后,甘云山的一名学生决定不返校读书。因为家中还有三个兄弟姐妹,父母负担很重,他选择了继续外出打工。甘云山坚持劝说他回学校完成学业。他认为把学业荒废,即使挣到钱,如果没有好的文化积累,可能还是会给社会添麻烦。

甘云山带着学生一起绘制消防通道标识

学生告诉他,自己的成绩不好,即使继续学习也考不上大学。甘云山却说:“没关系,你先回来读书,我们慢慢把文化课补起来,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甘云山承诺,如果因为没钱而无法维持学习生活,都可以找他解决。从那以后,每一次回家,甘云山都会帮他买好火车票。通过爱心捐助和申请补助,学生的经济困难也解决了。

甘云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于有困难、有问题的孩子都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他的一名学生曾经在高中阶段游戏成瘾,脾气很倔不听话。为了帮助他考入大学,甘云山牺牲掉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中午坚持在教室给他单独辅导功课,直到把他送入大学为止。如今的他已经顺利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无私关爱就是画笔的“魔法”

对甘云山来说,美术这个一技之长不仅帮助聋哑学生走入了大学,更装点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从操场的健身墙到教学楼上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每一个创意都是甘云山从草图到上漆精心绘制的。5层高的教学楼,墙画的高度就有2层。同事回忆,他就是在下面的乒乓球台上搭了桌子和椅子,踩在梯子上自己一笔一画完成的,现在回想起来着实有些危险。

甘云山在教学楼外绘制宣传墙

这样的付出,甘云山从未间断过。去年疫情开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防疫措施,他按照钟南山专家的防疫建议,画了很多的漫画,帮助大家掌握防疫的要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他嘱咐学生们一定不要乱跑,勤洗手,出门要戴口罩,强调一定不能给国家防疫增加负担。

上个月,学校恢复举办了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甘云山主动给所有的班级设计制作班牌。武汉第一聋哑学校的教学横跨小中高,加起来将近20个班级。运动会前一天,甘云山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为每个班都设计了不同的创意,直到所有的班牌做好才回家休息。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遵守秩序,他主动向领导提出了刷标识线、画消防通道等建议,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安全的读书环境。甘云龙利用下午课程结束和晚上的时间,带着学生们一起在校内完成了这些“工程”。

现在谈起画笔带来的变化,甘云山欣慰地说,这些创意细心的小标识让学生在校园里面更安全、有秩序了。他们也理解了如何遵守秩序,接受了安全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标识提醒,学生再也不会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了。

关心爱护学生,这是甘云山对于教师这个岗位最纯粹的理解。因为这份关爱,甘云山的笔触就像是“魔法”,点亮了无声世界的苍白,给这些残疾孩子们打开了绚烂世界的大门。他将200余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用温暖帮这些残疾孩子树立起山一样的坚定信念:自己不放弃,谁也抛弃不了你。(记者 陈诗文)

2周前
0
0
注册用户 . 广东
【深圳招聘】鹰星精密招聘聋哑/肢体轻残人 4500-7000元+餐补+包住

1、组装/装配普工(多名):(长白班,坐式作业),18-40岁,要求聋哑残障人士,男女不限,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服从管理。

上班时间:早上7:50前打卡开早会,8:00-12:00,13:30-17:30,18:00-晚上


2、注塑普工(多名):(两班倒,坐式作业,夜班补贴30元/晚),18-45岁,男女不限,聋哑或轻微下肢体残友,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服从管理,需要会写字。

上班时间:白班夜班各提前10分钟打卡,早八晚八


3、喷油普工(长白班,坐/站式作业),5名,18-40岁,要求聋哑残障人士,只要女生,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服从管理。

上班时间:早上7:50前打卡参加早会-12:00,连班12:30-17:00,不连班13:00-17:00,17:30-晚上

所有上班卡要提前打,下班卡要在规定时间后打。

4、残障职工要求:

A-轻微下肢体障碍,双手灵活,能够上下楼梯,身高1.4m以上。

B-听力语言障碍,可以写字沟通,能够微信打字交流。

C-公司不提供伙食,需要自己准备至少一个月的伙食费。提供每个月餐补,在发工资时同步发放。,有效统计为每月1号到月底最后一天,如非当月1号开始工作,则从下月1号开始统计有效信息,每人每月360元餐补。

D-厂区内禁止吸烟。


1、岗位信息:组装/装配普工、注塑、喷油普工;

2、工作时间:早八晚八、上六休一,月休四;长白班95%,两班倒5%,坐式作业;

3、提供住宿,有免费无线WiFi、热水供应;年龄及人数比例:18-40岁,男女比例3:1。

4、人员资质要求:轻微肢体或聋哑人,有前科人员暂不安排。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服从管理,需会写字。

5、面试入职无需体检、求职者必须带身份证和残疾证复印件各两张,及一寸照片两张,参加面试!

6、工资待遇:

综合工资:4500-7000元/月

底薪2360元/月

平时加班20.34元/时

周末加班27.13元/时

全勤奖50元/月,

入职满半年后年资奖50-150元/月;

部分岗位有高温津贴50-150元/月;

部分岗位享受岗位津贴100-500元/月、夜班补贴);

7、提供住宿,不包吃,每做满1个月补贴伙食费360元(每月1号开始算起),如此类推;

8、工资发放银行卡为中国银行,每月30号发放工资。

9、不提供面试路费、不借款,求职者自己解决生活货品;

10、面试时间请大家联系招聘官微信18946731930获取,感谢支持!


公司介绍:


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话机,对讲机,手机配件等业务的公司,

企业的经营范围为:生产经营新型电子元器件、电话机、对讲机、手机配件、电话充电器、塑胶制品模具、塑胶制品;


成立于2004年02月03日,公司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第三工业区。


深圳鹰星持续释放爱心岗位,长白班,坐着上班。



2023-09-1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