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以来,各种无障碍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持续向好,尤其在信息无障碍方面,门户网站等政务平台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窗口服务端的“在线手语视频服务”设备的配置,均为相关群体提供了较好的信息沟通环境。“不过,具体到听障人士的实际生活、工作场景,具有走屏文字提示和手语翻译的场景仍然比较有限。”市人大代表、静安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蒋善勇建议,将语音转换文字软件服务纳入辅具菜单,通过高科技产品赋能,进一步丰富残疾人辅具产品供给。
蒋善勇注意到,在日常沟通中,仍有相当部分听障人士并不掌握或只掌握部分手语技能,而手语本身也存在词汇量较少,以及同一个词语手语打法各异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听障人士在多人沟通尤其是在与健听人士的沟通场景中很难及时、准确的接收到相应信息,更遑论有效、双向的沟通。”
事实上,这道障碍以现在科技水平已经有解。在听障人士与健听人士交流时,基于语音识别技术赋能的一些语音转文字软件可以发挥较好的辅助作用,通过把语音直接转换为文字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让听障人士直接看到文字而获知对方说话的内容,从技术层面部分消弭了沟通过程中的信息障碍,可以帮助听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会。
“我和一些企业聊过,他们也非常愿意为残障人群开发研制相关产品,以科技赋能助残。”蒋善勇表示,但是受限于此类APP软件企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目前听障人士能够免费获取的多为较初级和基础的功能,以在该领域代表产品“讯飞听见”为例,该APP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免费的“实时语音转译”功能,但是与收费版的高阶功能相比,该功能语音识别率不高,且受环境影响严重,在较为嘈杂的环境或者多人对话的环境中语音与对话人员无法一一匹配,从而导致信息沟通上的不畅。
事实上,“讯飞听见”中的收费功能如“AI机器快转”等即可通过更为高阶的技术手段对语音转化进行修正,实现更为准确的语音转译,辅助听障人士准确、便捷的领会所需了解的内容。“但是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使用者缴纳一定的费用,对于大多数都是低收入群体的听障人士而言,很难大规模推广使用。”
为此,蒋善勇建议,把残联辅具的主体从硬件拓展到软件服务领域,选择合适的语音转文字软件产品,由政府统一出资采购,并纳入残联辅具管理和申领菜单,帮助其真正融入主流生活。同时加强对相关企业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通过注重无障碍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服务的拓展,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用资金和需求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蒋善勇认为,除手语翻译设备之外,可在窗口单位配置语音转文字软件,或是搭载语音转文字软件的硬件设备,让听障人士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并进行沟通。
这份建议得到“解决采纳”的答复。市残联表示,根据市场供给情况,已对相关产品信息进行收集和调研。后续将邀请相关辅具专家及残疾人代表,针对该类新产品开展评估、交流、体验、试用等活动,并根据专家意见和残疾人试用反馈情况,按《上海市残疾人辅具指导目录管理办法》文件规定,调整优化辅具指导目录,逐步吸纳高科技、智能化、创新型产品,进一步丰富残疾人辅具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多元需求。
市民政局表示,2025年智能眼镜等产品纳入以旧换新,享受15%价格补贴;将研究并争取把针对听障人士的带有语音转文字功能的AR智能眼镜品类纳入适老化改造补贴范围,并研究将该品类纳入社区辅具租赁目录。针对“在窗口单位配置语音转文字设备”的建议,目前已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婚姻登记中心等窗口配备“在线手语视频服务”设备,下一步,还将研究优化更多无障碍服务模式,为听障人士提供更高效、准确、细致的公共服务。
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解放日报 王海燕
我国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耳聋的有效手段。近期,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单套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部分地区还可叠加医保报销,患者经济负担大幅减轻。
此次集采确保了人工耳蜗降价不降质,药监部门严格监管中选产品质量,实现全过程可追溯。随着价格降低,越来越多听障患者能够承担植入费用,重获听力。同时,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也逐渐普及,提高了听障患者的听觉体验。
然而,植入人工耳蜗仅是开始,术后开机、调试及言语康复训练同样重要。专家呼吁推动社区康复服务建设,加强科技赋能,提高言语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帮助听障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残疾人辅具相关企业超1.7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残疾人辅具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3600余家、2600余家和1500余家。
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残疾人辅具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9.45%。
好消息,好消息,深圳市无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啦!
目前我们诚招有聋人资源的招聘专员,欢迎大家自荐或者推荐。
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和熟悉聋人群体的特点和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地与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负责工厂的招聘宣传和推广活动,包括在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招聘活动等。
筛选和审核聋人应聘者的简历,邀请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进行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担任翻译和沟通桥梁,确保应聘者和招聘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准确无误。
为聋人应聘者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和咨询,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规划。
协助工厂开展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帮助聋人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
维护和更新招聘数据库,确保招聘流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