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圈子
4
动态
军军
注册用户 . 广东
聋哑哥哥外出失踪13年,原来是流浪到四川 警方相助,安徽老家弟弟终于找到他

“就是他,我们认得出来……”近日,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鲍某红、马某凤夫妇喜极而泣,在四川广元市利州区托养中心与哥哥鲍某明深情拥抱在一起。这个拥抱,他们足足等待了13年。原来,鲍某明幼时因患脑膜炎导致聋哑,13年前,39岁的他外出后失踪,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而流浪到广元后的鲍某明,被当地民政部门安置在利州区托养中心。今年7月初,广元利州警方为其找到了安徽老家的弟弟鲍某红。目前,鲍某明已随鲍某红夫妇返回安徽老家。


▲鲍某明和家人相认


      今年7月,广元市利州区公安分局“团圆行动”专班在对辖区福利院及民政局安置的托养人员开展信息采集比对工作时,发现利州区托养中心一位现名为邓某的聋哑男子与安徽籍失踪人员鲍某明的人像高度相似。

发现这一线索后,民警立即通报安徽警方,并与鲍某明的弟弟鲍某红取得联系。经鲍某红辨认,邓某与其失踪的哥哥鲍某明高度相似。为了进一步确认其身份,民警立即对双方DNA检验鉴定,发现确系鲍某红失踪多年的哥哥鲍某明。


      鲍某红介绍,他今年38岁,哥哥今年52岁,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2011年6月的一个上午,鲍某明从安徽老家外出玩耍后迟迟未归,家人四处寻找未果后到当地派出所报警。民警立即进行大范围寻找,但连续多日也未能找到鲍某明。就这样,鲍某明仿佛人间蒸发,再也没了踪影。多年来,当地公安机关和鲍某明家人一直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却始终未能发现其踪迹。


      13年后,得知哥哥的消息,鲍某红十分激动,立即同妻子从安徽老家启程赶往广元。7月5日,顾不上旅途疲惫,鲍某红夫妇来到利州区托养中心与鲍某明相认。在民警的见证下,双方眼含热泪,深情拥抱。次日上午,鲍某红夫妇专程带鲍某明来到利州区公安分局,将一束鲜花和一面印有“为民办实事 千里终团圆”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衷心致谢。


▲鲍某红夫妇带着哥哥给民警送来锦旗


      据介绍,自2021年“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利州公安已累计帮助找回20余名失踪人员,助力多个失散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魏巧雯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编辑 郭宇 责编 李彬彬


来源:红星新闻

2周前
0
0
注册用户 . 广东
新名字 新身份!聋哑流浪老人成为资兴“新市民”

6月3日,71岁聋哑老人资安在资兴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告别流浪生活,作为资兴“新市民”正式入住唐洞养老服务中心。他终于有了新名字、新身份和新家,可以像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国家的医疗、养老等福利政策,开始新的生活。


流浪老人(左二)在资兴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安置入住唐洞养老中心。


       今年元月,资兴市民政局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名流浪老人衣衫单薄,蜷缩在一废弃祠堂角落里冻得瑟瑟发抖。工作人员见状,立即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可是不管工作人员怎样询问,老人只是自顾自用手比划着,没办法正常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原来这位老人是位聋哑人,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很差,我们决定先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资兴市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立即与当地第一人民医院取得联系,及时办理好入院手续将流浪老人送医治疗,并为老人添置了棉衣、棉裤、棉鞋等御寒物资。因长期在外流浪,加上年龄较大,老人身体极度虚弱,患有胃痛等多种疾病。治疗期间,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经常去医院看望,找机会和他交谈,慢慢地老人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得到了较好改善。

       流浪老人得到了救治,可救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心依然被老人牵动着,如何能帮老人联系上家人呢?在将老人送医治疗的第二天,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就联系公安机关,利用人像比对、指纹、DNA等技术,并借助媒体的力量为老人寻亲。但因为老人不会写字也无法正常交流,所获信息甚少,至今也未能帮他找到亲人。针对这一情况,民政部门拍板决定帮助老人在资兴安家落户。“这些流浪人员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亲属取得联系,也无法取得合法的身份,因而不能依政策享受救助,我们不能让这部分人成为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黑户'。”资兴市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定要让老人老有所依。


资兴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帮助流浪老人收集整理落户资料。


       于是,资兴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多方协调,积极帮助老人想办法解决户口问题,在办理落户手续前,请公安局通过走失人员库和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等数据库进行排查,对老人进行了DNA信息采集和指纹采集进行信息比对,二代身份证和户口问题顺利得到解决,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为其申请了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在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办理完收养收治流浪乞讨滞留人员审批表、准予落户的通知等手续后,老人被正式移交资兴市唐洞养老服务中心安置。如今,老人有了新身份,可以和其他困难群众一样享受到生活照料、户籍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费用报销及特困补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唐洞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照料流浪老人生活起居。


       近年来,资兴市救助管理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街面巡查、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上提档升级。目前已累计为182人提供救助服务,护送受助人员安全返乡145人,落户安置3人,充分运用社会救助政策造福弱势群体。

       来源:红网

2周前
0
0
注册用户 . 广东
这些残疾人政策全国各地都有,必须要看一看了!

由于全国各地的发展水平不同,针对残疾人的补助政策落实到地方也会有一定差别,一般体现在补助数额的不同。但是大体上可以享受的补助项目是一致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全国都通用的6项补贴,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可申请,你申请了吗!


低保

低保就是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这说明全国低保金发放金额是不统一的,而且低保金额也会随着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低保的评议不是以残疾与否来定的。所以很多家庭收入尚可的残疾人就无法申请到低保。

也就是说作为残疾人,需要满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才能申请低保。2018年之后低保申请审核已经更加严格,凡是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人情保、关系保的都将会被清退。但是也有好消息,“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里规定,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可以单独立户享受低保。重残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建议先咨询当地民政部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对残疾人单独立户申请低保出台了实施细则。


两项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是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属于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重度残疾人是指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的残疾人。不过,目前有很多地方开始扩大两项补贴的申请范围。

并且,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仍可以申请两项补贴,尤其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有低保的残疾人几乎都可以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不计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

但是,享受特困人员供养保障的残疾人,其生活和长期护理照料已得到基本保障,因此不再享受两项补贴。也就是说可以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只能是低保户,并不包括五保户。


特困人员供养

特困人员救助是国家为了救助那些完全失去生活来源和依靠的贫困人口而制定的救助制度,政策实施依据是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有很多都没有收入,没有自理能力,所以说特困人员的救助很大一部分就是救助残疾人的。符合条件的残友们可以试着申请一下,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救助。

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了三类人员,分别是“三无”城乡老人,“三无”残疾人,“三无”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

另外,以往的五保对象可以直接确定为特困人员。需要注意的是特困人员救助需要本人主动申请,如果不申请一般是不会有的。

对于我们残友来说,身体不方便有困难的,还可以委托他人申请。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特困人员从批准之日下月起享受救助供养待遇。

五保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意味着五保标准高于低保标准),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后在本村范围内公告;

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廉租房

廉租房的申请对象主要是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配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和一些特定保障对象。

另外,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困难残疾人、低保家庭有以下福利:

对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凡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要优先安排发放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实物配租应当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燃油补贴

残疾人燃油补贴标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是国家燃油税改革后,针对肢体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改善残疾人民生、维护残疾人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户口所在地为本地户口;

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属于肢体残疾患者;

在就业年龄段(女性18-45岁,男性18-59岁);

必需购买了残疾人代步车。

对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自购车辆,实行应补尽补。自购车辆排气量不超过200毫升的普通机动轮椅车,除此之外,残疾人用于代步的摩托车、电瓶三轮车、电动摩托车、手摇轮椅车、小型农用车(不包括耕田机等),都可以做为纳入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范围。每人每年一次性补贴260元。每年的5月至次年的4月,为一个年度。

2023-09-11
0
0
注册用户 . 广东
2023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答疑!

2023年最低劳动保障及残疾人

政策答疑





请您查收


什么是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网通办”?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全程网办”的通知》(民办发〔2022〕8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线上申请形式,民政部、中国残联决定将在线申请升级为“全程网办”。广大残疾人群众不受时空限制,一部手机就可随时随地申请、查询残疾人两项补贴。

自2022年5月15日起,残疾人可通过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http//gjzwfw.www.gov.cn/)及其移动端、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https//zwfw.mca.gov.cn/)及其移动端“民政通”(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百度APP搜索“民政通”访问)等终端全程在线提交申请、查询、修改残疾人两项补贴证明材料。




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网通办”与在线申请、“跨省通办”的关系?


“全程网办”是在线申请功能的升级和替代。2019年4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在线申请作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首批入驻的民生服务项目正式启用。在线申请是残疾人两项补贴的“预申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还需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提交补贴申请证明材料,而“全程网办”则由残疾人直接在线提交补贴申请证明材料,并直接由户籍地相关部门线上审核,审核通过后通过社会化形式发放补贴。“全程网办”实施后,在线申请功能将停止运行。

“全程网办”是“跨省通办”的重要补充。“跨省通办”是残疾人以异地代收代办形式,到非户籍地窗口提交补贴证明材料的一种申请方式。2021年4月22日,民政部和中国残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但与“全程网办”相比,残疾人仍须线下提交补贴申请证明材料。2021年4月,民政部和中国残联以规范性文件形式统一规范了“跨省通办”的程序、时限和管理要求,按照“跨省通办”有关要求为“全程网办”申请人办理业务,从而也规范了“全程网办”的办理程序和时限。

残疾人两项补贴业务属地应自“全程网办”申请材料齐备后,按照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有关要求为申请人办理业务。根据《民政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的通知》,户籍所在地应自收到“跨省通办”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补贴资格认定。“全程网办”参照办理,也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补贴资格认定,办理进度及结果将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民政通”推送给申请人。 

同时,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线下申请需求,明确提出保留业务属地及“跨省通办”申请窗口,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等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做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具体问题可咨询当地民政和残联部门或在线查询。





如何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



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残疾人两项补贴采取自愿申请的方式领取。具体程序为: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残疾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受理窗口提交书面申请。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为办理申请事宜
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应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当月计发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可以通过“跨省通办”方式申领。具体程序为:申请人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可以向全国范围内任何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窗口提出,不受户籍地限制。各地按照异地代收代办方式,统一使用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申请,办理结果将以适当方式通知申请人。享受补贴政策的类型及标准由业务属地(即申请人户籍所在地)负责解释。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自递交申请当月由业务属地计发补贴。



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员如何换证?



退役军人事务部下发的《关于换发〈残疾军人证〉等证件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组织基层工作人员主动与服务对象联系对接,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员要登门温馨服务,确保把好事办好。


当地有些政策只有地方残疾人才能享受待遇,不涵盖残疾军人,

该种情形应如何处理?



《民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军人享受社会残疾人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13〕51号)明确规定:残疾军人是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的优抚对象,是社会残疾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军人除享受国家给予的特殊待遇外,同时也应享受当地社会残疾人的相应待遇。惠及所有残疾人政策待遇,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应予享受。
请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反映有关情况,并要求其协调解决。


  什么情形视为自动放弃,可以再次申请吗?


为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个人意愿,明确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自愿申领原则,对已开展宣传但残疾人或监护人并未提出补贴申请的,视为自愿放弃,不得强制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范围。为此还考虑残疾人放弃之后再次提出申请的情况,要求及时予以受理,但补贴资金从当月计发,不予补发




 所有重度残疾人都可以单独申请低保吗?



根据《关于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残联发〔2015〕34号),只有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才能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二级肢体残疾,已经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还能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吗?



对于同时符合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条件,可自愿选择享受其中一种救助,无法同时享受。具体事宜可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既符合两项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福利性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申领其中一类生活补贴、护理补贴

享受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可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集中供养的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不享受两补。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


2023-09-1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