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全国首家手语博物馆——南京市手语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记者 蒋文超 摄
10月8日,中国首座以手语为主题的博物馆——南京市手语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目前已征集到来自国内外80多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展品和资料4000多件。
位于南京市聋人学校的手语博物馆9月21日揭牌,9月30日开放预约。馆里有手语历史长廊、互动体验区、珍贵文物展览区等,展示与手语相关的珍贵书籍、照片、视频等,观众可全面了解手语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也可亲自尝试手语,感受其表达魅力。
中国手语广义上指中国聋人使用的手语,可分为手势语和手指语。手势语以模拟事物外形及其动作为主要手段、辅以姿势和表情来表现;手指语是用手指的指式变化代表字母,按拼音顺序依次拼出词语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我国现有约2780万聋人,手语是聋人思维、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
来源:中国江苏网
因身体不适,听障患者李女士联系上了会手语的杨欢晶,并与医院导医实现了三方视频通话,这并非私人间实现的沟通,而是借由拨打12345政务热线电话。这一幕刚好被当地媒体记录了下来。
手语话务员杨欢晶:他们没有办法通过语言去表达,只能写,但由于文化水平有差异,语序可能会有变动,正常人可能第一眼看起来理解不了。
由于双方文字表达、理解上的困难,手语是听障人士最自然、高效的表达方式。透过双视窗屏幕,实现跨越时空的实时帮助,杨欢晶借助的是河北12345在微信小程序上开通的手语服务功能,这个原本要通过声音,集合大众各项诉求的热线,融入了视频功能,于今年6月12日正式上线。
据悉,相关部门受电视手语启发,向中国残联申请“12345热线无障碍服务”试点,便有了“热线+”视频专席的设计,该设计落地在全国尚属首次。除了省12345热线,保定、沧州、邯郸也进行了落地先试。在省一级热线中,只有杨欢晶和另一位同事两人专职于该服务,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称谓——手语话务员,这在全国同样是第一次出现的新岗位。
杨欢晶准确的翻译,让李女士获得了及时又详细的检查,好在并无大碍。这是她入职三个多月来,第一次对接医疗服务,想到听障人士求医问药的刚性需求,会因此项服务释放更多求助,她觉得有必要对这一次服务及时进行复盘和总结。
“热线+”视频功能实现的背后,需要12345热线系统平台与听障人士数据信息实现共享。持证残障人士在完成信息比对后,就能进入手语服务专区进行咨询求助。技术上实现或许很容易,但当时招聘手语话务员却是个难题。手语话务员既要具备普通话务员的素质,又要熟练掌握手语、反应快,更要熟悉这一群体的思维、沟通习惯,能耐心、细致、精准地提供帮助。这时,河北省聋人协会推荐了专业人士,其中就有杨欢晶,她曾是一名幼师,由于父母是听障人士,会手语,经过培训即可上岗,几乎是满足所有要求的最佳人选之一。
父亲小时候因生病用药导致耳聋,爷爷坚持让他上学,后来在听障学校结识了同为听障人的母亲,手语成了杨欢晶成长中的第二语言。父亲成人后分了家,但爷爷始终放心不下,一直与他们同住,叔叔和姑姑也时常来照看。家里正收拾新房,杨欢晶打算以后回来生活,更好照顾父母。
杨欢晶不仅从小便是父母语言上的得力助手,学生时代寒暑假,她还去打工贴补家用,更时常参加公益活动,希望因帮助父母的亲身经验,助力更多听障人士的生活和工作。
截至本周五中午12点,河北省手语视频专席接诉229件,涉及就医帮办、驾驶证到期体检、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入职三个月,杨欢晶和同事数了数,共接手20余类问题,她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也感受到一段时间集中的咨询、求助和建议,显示出残障人士面临的普遍而典型的困境,她每天8小时工作,最长一次翻译,持续近一小时。
手语话务员杨欢晶:享受公共服务是残疾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作为一个中间者去帮助他们,可以使听障人士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对于很多人来说,生病就医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活动。然而,对于那些身体或精神上存在残疾的人来说,这一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幸运的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医疗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优惠政策,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在看病过程中能够享受的特殊关照。
一、挂号费用的减免
首先,残疾人在看病时可以享受到挂号费用的减免。减免幅度因残疾程度和地区医院的规定而异,一般为50%至100%不等。这意味着,一些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可以减轻一部分经济压力。这项政策不仅关注了残疾人的经济状况,也考虑到了他们在求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二、检查费用的优惠
除了挂号费用的减免,残疾人在进行医疗检查时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优惠。例如B超、CT、MRI等检查费用,有些医院可以给予全额或部分减免。这为残疾人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降低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三、手术费用的优惠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残疾人,医院通常会给予手术费用的减免。减免幅度同样因残疾程度和地区医院的规定而异,一般为20%至50%不等。这意味着,无论是小型手术还是大型手术,残疾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压力。
总的来说,我国的医疗优惠政策为残疾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些优惠政策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特殊情况,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帮助。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必要继续努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医疗优惠政策出台,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