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认圈子
帖子 3281 会员
10
知音默认圈子
帖子: 3281
浏览:0
注册用户 10 天津
为聋人奏一首歌――国际聋人日 百度传递无声关爱
<!-- /info -->
当耳机音乐戛然而止,你的第一反应是?习惯于听见世界的你,可曾想过,音乐中断那一瞬的惊诧无措,其实充斥着失聪人士沉默寂静的一生。在9月28日“国际聋人日”临近之际,百度推出温情微信公益活动——“世界上最动听的歌”,用爱为听障人士奏出动人”旋律”,无声胜有声。
  “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收录了包括了《The Sound Of Silence》、《天空之城》等享誉中外的熟悉名曲。或许这样的toplist已经司空见惯,但活动的点睛之笔就在于,当听众欣然陶醉于曼妙乐章时,旋律却戛然而止,仿佛突然陷于无尽的寂静。“再动听的歌,对聋人而言只是沉默无声,9月28日,国际聋人日,让我们用心关注听障人群。”——满屏温暖的文字令听众诧然一惊,随后却是暖心与感动:与听障人士感同身受,哪怕只有短暂一瞬,也是一种关爱与尊重。百度,以有声世界的音乐,分享无声世界的关爱。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期盼着更广泛的关注。  静静用心聆听,你才能听见他们的心声。
<!-- /info -->
当耳机音乐戛然而止,你的第一反应是?习惯于听见世界的你,可曾想过,音乐中断那一瞬的惊诧无措,其实充斥着失聪人士沉默寂静的一生。在9月28日“国际聋人日”临近之际,百度推出温情微信公益活动——“世界上最动听的歌”,用爱为听障人士奏出动人”旋律”,无声胜有声。
  “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收录了包括了《The Sound Of Silence》、《天空之城》等享誉中外的熟悉名曲。或许这样的toplist已经司空见惯,但活动的点睛之笔就在于,当听众欣然陶醉于曼妙乐章时,旋律却戛然而止,仿佛突然陷于无尽的寂静。“再动听的歌,对聋人而言只是沉默无声,9月28日,国际聋人日,让我们用心关注听障人群。”——满屏温暖的文字令听众诧然一惊,随后却是暖心与感动:与听障人士感同身受,哪怕只有短暂一瞬,也是一种关爱与尊重。百度,以有声世界的音乐,分享无声世界的关爱。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期盼着更广泛的关注。  静静用心聆听,你才能听见他们的心声。
注册用户 10 广东
听障人士呼救120平台上线


 听障人士突发急症无法拨打电话自主求救,在外遇到意外伤害无法说明具体位置,当遭遇这些状况时怎么办?近日,“听力语言障碍人士呼叫120平台”在北京通app正式上线。将GPS定位系统引入120急救救援,使听障人士实现“一键报警”,为急救赢得宝贵时间。


 听障人士下载北京通APP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完成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在突发紧急状况需要协助时,可以用文字呼叫120求助,信息会以自动呼救的形式分配到调度台上,同时用户信息将自动填写到受理界面中,且呼救来源会自动选择为“听障人呼救”, MPDS(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也会显示听障人士的残疾类型和等级。


 调度员定位现场地址后立即派车,并告知一线急救人员患者为听障人士,让其用短信与之联系,系统也会自动下发短信进行提醒。急救人员将一面依照定位导航前往现场,一面在途中用短信与患者沟通,确保其知晓相关接车程序,并根据病情指导初步自救互救。


 北京急救中心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执行日常医疗急救任务的同时,承担着全市120指挥调度、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急救网络建设管理和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等任务。为顺应互联网大趋势,近年来,120大力推进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让更便捷更优质的急救服务受益于每一名患者。


 信息来源:中国聋人协会


注册用户 3 广东
预防出生缺陷日|纪录片《新聲》正式上线



 这个世界的喧嚣与美妙,我都想亲耳听到




 记得,《人间世2》里,一个叫桐桐的小孩通过手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半年之后,她叫出了人生中第一声“爷爷”,爷爷激动得哭了。奶奶回忆起这件事,也忍不住流泪,这是幸福的泪水。因为检查和手术及时,桐桐幸运地戴上了人工耳蜗,可是,那些千千万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用药不当,而终生失聪甚至失语的孩子呢?


中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预防出生缺陷是我们国家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而耳聋则占据了出生缺陷很大比例。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确诊为新生聋儿和新增迟发性耳聋的高达6万人之多[1]。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今天,中国第一部聚焦听力障碍人群题材的医疗科普纪录片《新聲》正式上线,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耳聋,可防可治;倾听世界,我们真的可以!


(正片视频:https://v.qq.com/x/page/p0924wqozn5.html)


 《新聲》是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监制,站在医生的角度,以临床案例讲述了导致耳聋的原因、为什么可以预防耳聋、如何预防先天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的发生等问题。同时,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对新生儿耳聋筛查策略为典型案例,讲述了对新生儿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社会意义,可以说是一部对遗传性耳聋解释最为全面的巨作。片中各位专家同时也呼吁,准备要宝宝的父母或者已经怀孕的妈妈和准爸爸、新生儿都要积极参与听力筛查和尽早进行耳聋基因检测,避免先天性或迟发性/遗传性耳聋的发生。


 纪录片通过实地采访了同听力检测和聋病诊断密切相关的临床一线专家,并对导致遗传性耳聋最常见的,几乎占据了中国80%[2]致聋病因的四大基因进行了介绍。


遗传性耳聋的第一大致聋基因:GJB2


 山西省儿童医院分子遗传实验室负责人薛晋杰博士正在给42天的新生儿家属进行遗传咨询。案例中的新生儿就是由GJB2基因的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耳聋患儿,孩子从一出生就是聋儿。但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确诊后,是可以通过早期人工耳蜗移植等手段,让孩子尽早获得听力,从而避免由聋致哑。


遗传性耳聋的第二大致聋基因:SLC26A4基因


 SLC26A4基因被形象地称为“一巴掌致聋”基因,这一基因突变的患儿常伴有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一种耳结构异常),患儿出生时听力正常,但生长至2岁左右听力逐渐下降,这时才引起父母的关注,还有可能因感冒、外伤、剧烈撞击等外力原因诱发耳聋。同GJB2突变患儿一样,通过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可极大地提升患儿的听力,同时对其语言功能的获得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刘玉和主任介绍,6个月到3岁是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如果一个听障儿童在这个关键期内,无法通过有效的干预治疗听到声音,就会极大影响语言能力的发育,最终由聋致哑。这些因“一巴掌致聋”或“一针致聋”等基因造成的迟发性耳聋案例,是最让他感到痛心的。因为太多的父母并不重视迟发性耳聋的检查和预防,认为父母都正常,孩子也一定正常,或者认为孩子晚一点说话叫“贵人语迟”,而因此失去了有效预防或诊治的最佳时机,导致语前聋或语后聋。


 据统计,中国现有2780万听力障碍人群[3],80%均为听力正常的父母所生[4]!试想,如果每对正常的夫妇都能够对自己或让孩子进行听力和耳聋基因检测,那么中国的听障人群中近80%[4]的遗传性耳聋患者可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听见世界的声音!


 遗传性耳聋的第三大致聋基因:线粒体12SrRNA基因


 线粒体12SrRNA基因也被称为“一针致聋”基因,是典型的母系遗传基因。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该基因突变者,那么其母亲、兄弟姐妹等母系家族中的人群几乎都可能是该突变基因的携带者。这类患者最典型的特征是,终生不能使用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听力急剧下降而最终致聋。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张璘介绍,12SrRNA的突变是可以通过耳聋基因的检测进行提前诊断的,并在未来的生活中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而保留自己的听力。而这类突变一旦致聋,是不可逆的。


 悲剧,可能在一次感冒、一次摄入常见药物后发生!


 遗传性耳聋的第四大致聋基因:GJB3基因


 GJB3基因则是一种青壮年时期才会发病的迟发性耳聋基因,前述三种基因的突变均常发病于婴童时期,而GJB3突变的人群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的概率变得更高。


 上述四种基因的突变几乎可以覆盖耳聋的80%以上[2],片中各专家均认为,在常见听力筛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是预防先天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最为有利的手段,基因检测是一种精准诊断的手段,对我们国家的遗传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最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就是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项目。据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李振安主任介绍,佛山市妇幼自2016年开始就在全市推广听力和耳聋基因的联合筛查,是全市也是全国较早开展联合筛查的医院。至今已经做了10.8万多例新生儿筛查,发现了几百例通过听力筛查却有迟发性耳聋基因突变的患儿,对全市耳聋出生缺陷的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刘海平主任也对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策略做了专业的介绍。目前主要通过常规听力检测+耳聋基因检测耳聋的筛查,可覆盖80%以上的突变类型[2],仅部分罕见突变无法覆盖。对无法覆盖的人群可采用被称为“金标准”的一代测序作为辅助的临床诊断。通过“听力+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并以一代测序作为补充,这一策略是最适合大规模筛查,对广大潜在耳聋患者来说最为经济的筛查策略,既保证了检查结果的精准性减少了漏诊。


 今天是第14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这部中国第一部聚焦听力障碍人群题材的医疗科普纪录片《新聲》正式面向全球首播。作为祖国70岁生日的一次特别生日献礼,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家庭加深对遗传性耳聋,尤其是迟发性耳聋的关注,希望有更多的医院关注遗传性耳聋的规范性筛查,及时发现迟发性耳聋,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听到动听的国歌,在祖国生日的时候对祖国说一声“我爱你,中国”。


 电影《无问西东》里说:如果提前了解了,要面对的人生,你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今天,我想说:既然可以提前了解,可能要面对的是不完美人生,为什么不去改变!




 愿每一个降临人间的生命 不必再面对无声!


 数据来源:


[1]戴朴.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和阻断.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0):1-3.


[2]Newton VE. Aetiology of bilater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young children[J]. J Laryngol Otol Suppl, 1985, 10:1-57


[3] 马占忠,许红雁,张浔,钟永红,范舒舒,刘玉兰,李嘉兴.韶关地区1242例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筛查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2):1452-1454.


[4]Mitchell RE. Karchmer MA. Chasing the mythical ten percent: parental hearing status of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Sign Language Studies.2004,4(2):138-163.


注册用户 1 广东
150秒变换上千动作,武汉听障高中生获国际拉拉操冠军



 


 武汉市第二聋校师生在意大利国际啦啦操公开赛夺得双料冠军后庆祝 校方提供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8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黄巍)1月4日,在意大利维罗纳举行的国际啦啦操公开赛中,十名来自中国武汉的聋哑高中生,用力量与美征服了在场评委和观众,一举摘得高中组团体花球冠军和双人花球冠军。8日,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校长刘辛仍难掩兴奋之情,“这是中国聋人首次在不是专为残疾人设置的世界级体育赛事中夺冠。”


 150秒变换上千个动作


 8日中午,在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律动室里,刚刚载誉归来的啦啦操队员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排练。此时,虽没有音乐和指挥,男孩女孩们依然按照参赛时的力度和节拍表现得青春洋溢。


 “双人操时长2分半钟,团体操时长不超过2分50秒。这中间的动作变化有上千个。”该校艺术团指导老师李桢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聋人跳舞最大的障碍在于掌握节奏,他们只能通过反复击掌和击地来体会,有些患严重听障的学生要用一两年才可能感受到节奏,而啦啦操比舞蹈的节奏更快,所以难度更大。


 另一个难点在于,团体啦啦操中每个人的动作套路都不同,老师分身乏术,无法统一示范,只能用手势和嘴形数节拍,队员们边在心里默数节拍边看老师指挥。难怪李桢笑言:“我就是学生的节奏器”。


 双人操练习1个月夺冠


 一举拿下团体操和双人操双料冠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校长刘辛虽然并不精通啦啦操,但他提前了解到中国队的劲敌美国队在力量上有绝对优势,而评委几乎都是欧美人,亚洲队员的技术优势不一定会占上风。尤其,该校的团体操从编排到正式参赛只有半年时间,而双人操仅仅练习了一个月就匆忙上阵。


 谈起备赛中的艰辛,这群刚满18岁的年轻队员都有一箩筐的话。他们都是抓紧业余时间练习,每天围篮球场跑步二三十圈,做仰卧起坐120次,跳操近百次,大小跳不计其数。


 高三毕业班的张梦银和高二年级的万文静因为技术过硬被挑选出来加跳双人操。“时间紧,任务重!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张梦银坦言曾经差点临阵退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最终坚持下来了,并且出色完成任务。


 不少队员说,虽然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场面,很紧张、很激动,但千百万次的练习让怎么都不会忘记动作。


 舞蹈专业高材生留汉做特教


 作为双料冠军的幕后功臣,“85后”李桢表现得很淡定。但学生说他私下其实蛮幽默。这也很符合李桢对于自己的身份设定。他说,跟“鼓舞妈妈”杨小玲比起来,他想做学生们的大哥哥。


 2010年,籍贯山东枣庄的李桢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当时,这位手握桃李杯、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多个一等奖的高材生很抢手,包括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在内的很多文艺团体、学校都向他发出邀约,但他毅然选择在特殊教育行业当一名普通园丁。他说,看到聋哑孩子在舞台上发光,比自己登上舞台更有成就感。


 一开始,李桢完全不会手语,自学又不得要领,融入不了学生的世界,他的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现在,李桢不光能够用手语自如交流,还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了如指掌。这次到意大利比赛之初,他严重水土不服,队员们无需指挥就能自觉排练。


 校长刘辛透露,学校已经获得“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称号和全国啦啦操分站赛(武汉站)中学花球自编套路冠军。不久的将来,他会向全国知名高校的特教学院写亲笔信推荐这次为国争光的学生们。


【编辑:朱佳琪】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注册用户 1 广东
第23届“全国爱耳日”深入农村义诊宣传教育公益活动

 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相关要求,普及全民听力健康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有效减少、控制听力残疾的发生,推动“十四五”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惠州市聋人协会联合中国之声助听器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宣传教育公益活动。


 “全国爱耳日”即将来临,为响应今年的主题“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2月26日上午8点惠州市聋人协会联合中国之声助听器深入农村对特困低保陈月华家庭、田志强家庭等为重点对象进行走访,为聋人患者现场听力筛查,并向符合条件的听障者赠送及配置调试助听器。 


 陈月华今年61岁,属老龄,因小时候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家庭贫困一直没能及时就医,导致双耳严重失聪,乳突切除术之后,其听觉功能受损致听力下降更加严重,因家境贫寒,也一直凑不到买助听器的钱,20年来都是靠不规范的读唇语进行交流。




 田志强今年33岁,属于先天性耳聋。因母亲也是听障患者,属于遗传性听力障碍。据田志强的父亲介绍,田志强属于低保户,目前居住的房子是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戴上助听器后,他对从来没有听见过的各种声音感到陌生,无所适从,但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由于健康意识的薄弱及对于听力障碍重视不够,农村有不少常年患有耳疾却得不到有效医治的老年人,听力障碍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影响,也给他们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




 惠州聋协社团温共浩会长在这次活动中,对中国之声助听器捐赠的价格不菲的助听器高度赞赏,并希望中国之声助听器继续发扬大爱无疆精神,为弘扬公益慈善精神,履行企业的社会担当,帮助更多家境困难听障朋友回归有声世界!解放思想,致力于听障人士深化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信息来源:惠州聋协社团 


 责 编:赖柏儒、陈永华


 稿 文:赖柏儒


 排 稿:严慧珊

注册用户 1 广东
两个男人花5年跑进大山,带这群孩子唱出天籁,打动了蒋雯丽金星



 一场不到20分钟的演出


 却看哭了台上的伴奏和台下的观众


 究竟是什么魔力?


 能让蒋雯丽、金星也自发支持



 


 最近两年,因为采访我听了很多故事。


 有很多故事,让我乏味、庸碌的生活多了几分热血。今天要讲的正是这样的故事。


 今年8月,一位北京艺术家和厦门音乐人带了14个孩子,在“音乐殿堂”北京音乐厅演出。


 孩子们只当作是一场重要的演出,认真地唱完。


 很多人却被感染了。南音非遗的传承人蔡雅艺,看到孩子们的神情也忍不住,红了眼睛。


 台下的观众也都哭了,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不是一群普通的孩子,他们不会说话,甚至听不到声音……他们就是别人口中的聋哑人。


 


 许多观众哭着听完


 


 伴随着南音、大鼓等乐器的伴奏,无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借助咽喉部位的触觉与震动,完成了演出。


 这是全世界独创的聋哑儿童表演方式。


 蒋雯丽听到无声合唱团的事迹后,录了一段VCR表示支持。金星特地跟李博聊了半个小时,鼓励他说,“你一定要纯粹地坚持下去。”


 


 演出的时候,台上的音乐人们都哭了。


 戴着墨镜的鼓手毛毛看着挺硬汉,演出后摘下墨镜擦了擦眼泪。


 


 除了台上的音乐人,现场还有许多人从头哭到尾。


 声音刚落下,所有人鼓掌了,1000多人竖起大拇指。


 北京音乐厅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赞扬


 来观看的人有艺术家、青年人还有年过七旬的老人。每个人认真地看完表演,都感动不已:


 “原来这些孩子还可以有这么棒的演出”。


 “当他们发出第一声的时候,完全是给你另一个世界的撞击。”


 从广西大山深处到北京的音乐殿堂,两位发起人——北京艺术家李博和厦门音乐人张咏陪着无声合唱团走了5年才到达。


 


 他们发声比一般人难得多:克服自卑,要咬雪糕棍


 


 无声合唱团的14位孩子们来自广西凌云特殊学校,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今年也9岁了。


5年前,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出声。


 “从小别人就告诉他们,你是聋哑人,听不见声音,也没法说话。他们很自卑,也不愿意沟通。”


李博和张咏在广西蹲了两周之后,打算走了。“别老是揭别人伤疤。”


 


 即将要走的时候,一个聋哑小姑娘突然跑过来拉着他们的手,“啊”的一声,声音自信而清脆。


 “我们听了都疯了,特别好听,真的特别好听。”


 当时他跟张咏在想:如果这时候我们放弃的话,还不如不来。


 说干就干,李博和张咏让这14位自愿加入的小孩组成了“无声合唱团”。




 


 训练他们并不容易。




 因为平时不说话,孩子们的舌头比一般人要软,李博和张咏只能借助小球或者雪糕棍儿做成的压舌棒让他们知道,舌头在哪个位置发出的声音是好的。


 “每天都去小卖部偷人家的雪糕棍儿,我说我要买,老板不卖,那个村里别的东西又什么都没有”。


 李博后来只能每天借着去买雪糕的机会,一边交钱,一边偷偷往兜里装几根雪糕棍儿。 


 


 特别感谢帮助无声合唱团的朋友和老师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无声合唱团的现在


 为了感受丹田的位置,孩子们每天都要坚持做一个小时特别累的训练——脚尖着地,屁股贴着墙。


 连李博都直呼受不了,孩子们就这样坚持了5年。


 


 放弃事业,每年自费给孩子们实现梦想


 


 36岁的李博早就在艺术圈成名了。


 他曾被法国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称为“最佳国外艺术家”,被瑞士巴塞尔艺博会授予“明日之星”。


 而张咏是摇滚圈里有名的音乐人,后来搬到了厦门,经常有自己的live演出。 


 


 有一天,李博和张咏在北京大街上听见一个聋哑人的呐喊。


 那是他们第一次听见这么简练纯净和饱涵感情的表达,于是就开始寻找合适的聋哑人做声音采样。


 巧合之下,他们来到了广西。


 


 如今,他们每年大概有2~5个月的时间在广西。李博连自己的画展都暂停了,张咏也停了厦门的工作。


 “这首先有一个责任问题,这件事是我们给挑起的。再一个,这些孩子反哺给我们的东西特别多。我在艺术圈里面做了10多年,和商业接触也多,慢慢会迷失。”


 李博坦言,孩子们帮他找回了艺术的纯粹。



 


 “踏踏实实”是采访中出现的高频词。在李博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作秀或者赚钱的工具。


 在采访过程中,李博跟我强调,无声合唱团拒绝一切商演,“这是孩子们的业余爱好,主业还是学习。”


 没有赞助商的无声合唱团,曾接受过某基金会的帮助。后来李博发现,该基金会打着慈善的幌子去圈钱,就果断终止合作。


 搭档张咏是个性子特别温和的人,李博坦言,“认识他那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他急眼。”


 李博当时其实很犯愁,“我一直靠以前卖画的钱在扛着,生活都不容易。” 


 


 因为合作泡汤,出于安全考虑,孩子们也没法坐飞机去参加今年8月份的北京演出。


 幸好有朋友愿意支付路费,孩子们才得以坐上了高铁。



 


 两个大男人,把这14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唱白脸负责管教,一个唱红脸哄回来,除了教他们声乐,还得陪他们成长。


 “教他们更多的是做人,比如他们哪里不对了,我们都会和他们去交流。唱歌只是一种形式,但更多的是陪伴。” 


 


 每个人,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我们跟神经病一样,真的好多人都不理解”。


 如今,李博和张咏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孩子们现在见人都爱笑,真的阳光很多。以前还是挺哭丧着脸的,见面也不爱搭理人。有一个新进合唱团的听障女孩,从刚开始受一点挫折就哭个不停,到后来变得阳光和自信。” 


 


 谈到孩子们的成长,朴实的李博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很兴奋。


 广西凌云特殊学校有20多个聋哑孩子,60多个智障孩子,受着不少偏见。


 北京、厦门的演出,让家乡人开始对孩子们改观。


 “他们自己的家长,包括村民开始觉得他们不是残疾人,他们还能比我们做更多的事儿。”


 在孩子们眼里,并没有“音乐殿堂了不起”的概念,但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能看见台下那些观众的眼泪,还有给他们最后演出的大拇指。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北京,改变了家长和村民的看法,特别了不起。”



 5年了,身边的人都慢慢地被无声合唱团感染了。


 李博和张咏的初心始终没动摇过,“每个人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


 


 信息来源:外滩TheBund微信公众号


注册用户 1 广东
拥抱春天,播种希望 ——南京市建邺区聋人协会组织义务植树活动

拥抱春天,播种希望 ——南京市建邺区聋人协会组织义务植树活动


 初春,草木吐绿,万物复苏。3月12日上午,带着春天的气息,南京市建邺区聋协组织三十位聋人前往栖霞山举办植树节爱护草木活动。


 植树现场,参加活动的聋人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一人一个铁锹,一人一颗苗,开始了植树,挖坑、栽树、培土,大家一齐动手,互相配合,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认真完成。不一会儿,三十多株挺拔的树苗挺立在园内,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珍爱草木的聋人朋友,在春天里撒播着一片片绿色的希望。看到一棵棵新苗迎风挺立,沐浴在春光里,参加植树的聋人朋友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欣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残疾人已经不再只是等着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他们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植树节主题活动,增强了大家植树造林的绿化意识,进一步倡导了植绿、护绿、爱绿的绿色文明理念,同时提高了大家关心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这不仅促进了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更是大家用汗水换来的最大惊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来源:南京市建邺区聋协


 供稿:秘书长朱佳佳


 


 


 

注册用户 3 广东
“小笼包”让聋人设计师尽显所长




 在上海有一家奇特的“小笼包”设计师事务所,与众不同的是这家事务所的大部分设计师都是具有听力障碍的聋人。“笼”和“聋”在中文中是谐音字,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益组织的愿景是希望帮助聋人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聋人就业,总比一般人要难一些


 “小笼包”的创始人肖亮曾在一家非营利组织工作,他接到政府委托的一个设计案,当时他们并没有设计团队,于是肖亮想到把设计的工作交给他在聋校认识的学生,结果成果受到好评。肖亮开始思索:聋校的毕业生设计品质不错,但是却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不创办一家聋人设计事务所,帮助这些聋人就业?


 肖亮经过社会调研发现:“一些聋人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学习美术和创意,经过七八年的专业训练后,却只能当流水线上的工人。”以一所本科聋人学校为例,一个班21名美术毕业生,最终只有两个人找到了设计类的工作,大多数学生要么失业在家,要么依靠残联的政策就业,被安排到酒店铺床、超市收银、工厂从事重体力劳动……“现实就是这样,聋人学生长期的专业学习被否定了,这种落差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小笼包——首家聋人设计师事务所


 2010年5月21日,中国第一家专为聋人设计师建立的实习、就业的实战平台——“小笼包”聋人协力事务所成立,“笼”和“聋”在中文中是谐音字,肖亮说,我们形容不爱说话内向腼腆的人,说他面子很薄,皮很薄。就像小笼包一样,一只只皮很薄,但是一口咬下却汁水四溢,唇齿留香,好似聋人的内心,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向往。


 小笼包一开始没有资源和伙伴,肖亮找到了恩派的副主任丁立。丁立立刻就被小笼包的社会创新概念所吸引,正好恩派的“凤巢计划”在找寻找服务残疾人的社会企业。就这样肖亮创办的小笼包进驻了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


 “小笼包”的核心业务


 一开始肖亮设定的目标客户是非营利组织,但后来他发现非营利组织的生意并不好做,它们愿意付的价钱比较低,但是对品质的要求和企业客户一样高,所以小笼包必须花一样的时间和成本来完成设计。另一方面,小笼包的收费和品质对一般企业客户来说比较有吸引力,他们凭此获得了部分企业的青睐,但由于推广渠道狭窄的原因,小笼包的客户关系十分单一。


 现在小笼包的客户中企业占80%,主要是三大类产业:制药业(如赛诺非、强生等)、银行业(如星展银行)和企业成立的基金会。其中比较活跃的客户是制药业,因为他们较注重健康和残疾相关的议题,赛诺非说他们一直都在寻找像小笼包这样帮助残疾人就业的设计公司。


 小笼包最主要的营利项目就是“Branding& Design(品牌和设计)”项目,由聋人和普通人组成的团队为客户提供:品牌管理传播、平面设计制作、企业形象设计、展览展示活动、活动策划执行、网页及多媒体等服务。


 而小笼包非营利的项目“1+1 出笼实训计划”,则为聋人提供与主流社会匹配的实训环境,有效化解“聋健沟通”屏障,帮助更多有能力、有理想的聋人创造就业机会。


 目前,小笼包已经达到收支平衡,每年大概有70~80万的营业收入,其中净利润大概占20%。小笼包的主要成本是员工的薪支和房租。


 无声之美:把劣势转化成优势


 小笼包最重要的资源是聋人设计师。肖亮指出,虽然聋人设计师的创造力比不上普通设计师,但是他们更加专注,并且复制能力强。因此肖亮想把聋人的劣勢转化成优势,专注于平面排版设计服务,充分利用聋人设计师的优势。


 因此小笼包针对因沟通障碍而导致就业率低的现象推出了“1+1计划”。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普通学生与听障学生绑定,进入企业培训,让他们体悟到“聋健沟通“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听力障碍学生的社会接触能力及专业能力,还让聋人学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经过三年的摸索,肖亮发现职业实践是聋人就业推进的关键。小笼包曾为78名听障学生推荐了156个实践岗位,一次就业推进的成功率只有9.5%,二次推进成功率为23.8%,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推进成功率则可以达到61.9%。从成功案例来看,聋人学生的实习期往往要比正常大学生长,70%的人实习期超过半年,甚至1年以上。肖亮认为,聋人设计师就业难的关键是缺少实践机会,希望更多的公司给这些孩子一个实习机会。


 


 信息来源:连动企业社会责任 CSR环球网


注册用户 1 广东
“无障碍畅享行动”(2019--2022)——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



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


“无障碍畅享行动”(2019--2022)


(2019年7月28日)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融合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就显著,以法律法规为引领,无障碍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环境、信息交流、人文服务等无障碍水平不断提高,无障碍理念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社会机构和组织以无障碍创新发展为己任,纷纷加入到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列中来,形成了融合发展无障碍、共享人文新成果的社会氛围,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成就的良好形象。


 面对新时代发展中社会老龄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发起“无障碍畅享行动”(2019--202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融合发展、人文共享”理念,承载智库使命、凝聚智慧源泉、汇集智能力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通用普惠、融合聚合和应用实效,让无障碍成果进社区、入家庭、到身边、暖心灵,营造人人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无障碍环境,消除歧视、尊重生命、维护权利、融合发展。


 开展“畅视行动”,运用科技智能,跨越数字鸿沟,实现信息畅通。


 积极为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网站无障碍改造提供改造升级、检测认证等技术支持;会同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为视力残疾人提供语音提示、盲文等信息无障碍交流服务;参与图书和声像资源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无障碍阅读服务;推广盲人电视、电影口述影像节目;研发应用食品药品信息高新科技无障碍扫码识别获取语音服务;促进手机导航、电子地图、智能出行、易行陪伴等信息无障碍智慧引导服务;推进居家信息智能化无忧生活产品研发与应用、一键求助等服务;研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纳入网络数字无障碍的措施,助力城乡道路、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居住环境互联互通建设。


 开展“畅听行动”,破除沟通藩篱,营造聆听环境,实现自如交流。


 呼吁电视台、电影院、视频网站、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听障人士观看新闻、体育、综艺等各类节目提供实时中文字幕同步服务;促使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提供可视化信息交流手段和FM辅听系统服务;推动提供语音转文字或速录、建立听力残疾人信息呼叫中心等畅通交流讯息服务;推进手语翻译导医导购导行导游等智能服务;推广短信等可视手段报警求助、接收急救、快递、金融以及手语翻译免费服务;推进智能化产品开发与应用、推进国家通用手语普及。


 开展“畅行行动”,消除设施障碍,拓展行动边界,实现交通顺畅。


 参与制定完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城市客运、轨道交通、厕所革命、信息网络等相关领域的无障碍服务相关标准;配合推进道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参与研发无障碍出行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研究铁路残疾人旅客专用票额、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等政策内容并提出改进完善建议,制定县乡镇村等基层无障碍建设服务标准,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场所完善安全便利优质无障碍设施,为特殊人群在农村受益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更好的帮助。


 开展“畅居行动”,改善家庭环境,优化社区配套,实现安居无忧。


 参与协助政府部门在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统筹推进城镇居住区和农村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提升社区和村庄无障碍建设功能和水平;推动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安装可视门铃、提供字幕屏幕工作;配合残联组织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推进覆盖提升等工作,拓展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项目,探索开展智能化居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生活品质,为智慧养老助残建言出力。


 开展“畅业行动”,挖掘个体潜能,拓展就业途径,实现社会价值。


 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就业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供智力支持;创造条件培育搭建无障碍创业创新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呼吁企业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无障碍环境和技术培训、信息交流、金融咨询等无障碍服务支撑;加速无障碍智能产品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为个体公平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开展“畅游行动”,放飞心灵梦想,构建和谐环境,实现宜行宜游。


 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商场等各类消费场所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制定完善旅游景区无障碍环境相关要求和标准导则,提高旅游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运行维护及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旅游景区、星级宾馆、各类消费场所无障碍的调研体验测评督导活动;推进实施《旅游景区无障碍标准》,共同打造旅游行业示范引领的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样板。


 开展“畅导行动”,传播人文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实现文明自觉。


 广泛传播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政策标准和相关知识,普及推广“合理便利”“通用设计”基本原则,将每年“7.28”设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导日——“一起来·发展无障碍”,让无障碍人文理念深入人心,使文明意识成为自觉;参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方案和成就的世界影响力;开展无障碍通识教育,推进无障碍专业领域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无障碍专业人才,重在实践转化,强化应用推广,让无障碍环境建设焕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


 开展“畅享行动”,创造美好生活,平等参与共享,实现融合发展。


 共同推动依法保障残疾人无障碍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研究制定社会资本投入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激励政策;投入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工作,提供专业咨询、检查验收等智力支持;聚合法规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科研、智能产业等行业力量,携手推进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落地实施见效;参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无障碍专项规划、设计指南、专业咨询与评审工作;积极配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言资政;配合建立完善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无障碍协调工作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导则、咨询培训、评审监督、验收评估等实践流程和长效机制,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各环节无障碍环境建设系统衔接、智能聚合、同步实施、覆盖推广、信用评价。


 心手相牵共建无障碍智库,凝神聚力绘就无障碍宏图。


 新时代,呼唤无障碍,感召无障碍,践行无障碍。


 面向新时代、开启新生活、创造新未来。


 


 信息来源: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


 转发:无障碍智库-无障碍文化


 编辑:燕飞


 主办:福建省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


 承办:福建自强育才无障爱文化(北京)中心


注册用户 1 广东
20221219迎新年茶话会--江苏鼓楼聋协


 2021年12月19日下午,鼓楼区青石村社区会议室内,五十余名聋人朋友济济一堂,这里,“无声的瞬间”摄影艺术俱乐部迎新年茶话会正在召开!


 新冠疫情还在全球持续影响的严峻情况下,主办方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指导参与人员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按时到会。


 迎新年茶话会是“无声的瞬间”摄影艺术俱乐部每年一次的活动,今年茶话会邀请了江苏省残疾人文联摄影协会主席朱文雄、鼓楼区残联手语翻译朱俊芳老师、鼓楼区聋协主席辛红、栖霞区聋协主席张毅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聋人教师武伟星老师等嘉宾参加。茶话会由会长孙宁主持,孙会长在致辞中对街道和社区纪书记给予支持表示感谢,对摄友和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对大家积极创作作品,参加影展获得的好成绩,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等都给予了肯定。此后,十一位手拍爱好者踊跃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精心挑选的摄影佳作,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享受摄影和创作的乐趣之余,其中特地穿插了一个表演节目,两位美女影友还特地给大家奉献了一场动感十足的舞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朱文雄主席对大家分享的作品进行了简短点评,让部分新人有幸学习到很多摄影技巧和知识。


 南京特教学院聋人教师武伟星在现场介绍了自已刻苦求学之路,曾出国留学,靠自强不息、发奋学习的精神,取得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三本高学历非凡的成绩,引起不少人称赞并讨教取经。




 活动临近结束,“无声的瞬间”摄影艺术俱乐部为分享作品的摄影爱好者准备了一份盒马年货作为礼品,向所有与会人员赠送了“福”字挂历,大家欢聚一堂,在镜头前留下一张“全家福”,用欢快的手语表达着愉悦的心情,期待新的一年到来。


 信息来源:江苏鼓楼区聋协

注册用户 1 广东
【前沿科技】科大讯飞AI技术助力信息无障碍 ——依靠科技来解决信息无障碍问题


【前沿科技】科大讯飞AI技术助力信息无障碍 ——依靠科技来解决信息无障碍问题


 摘要:本文对科大讯飞如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AI)技术优势最大广度和最大深度地降低障碍群体获取信息的难度,更好地服务障碍群体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无障碍;人工智能(AI);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交互


 依靠科技来解决信息无障碍问题,不仅符合国家战略,而且也能切实、经济、有效地为更大范围的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这就需要核心技术能够产业化落地、产品设计上融入信息无障碍元素。同时,科技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时除了拥有技术与产品外,还应抱有公益情怀。


 一、信息无障碍事业相关背景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听障人士和健全人一样享受信息的快捷和方便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


 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人,老年人口数量近2亿,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信息无障碍,不仅关系到让残疾人获得更多的教育、就业机会,也关系到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信息无障碍对于缩小数字鸿沟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强大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其最大优势,最大广度和最大深度地降低障碍群体获取信息的难度,更好地服务障碍群体,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大讯飞一直致力于利用AI技术帮助障碍群体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信息,共享发展成果。


 二、信息无障碍建设需求


 1.信息障碍原因分析


 (1)语种不同造成的信息交流障碍。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广泛影响,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各自的语言,造成彼此间交流不通畅,而全面的开放和接触带来的翻译需求,仅依靠传统的人工翻译目前已经很难满足。


 (2)多民族语言造成的信息交流障碍。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大部分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通畅的交流是民族稳定、国家和谐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之间的互译对增进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3)各地方言造成的信息交流障碍。中国地大物博,仅科大讯飞AI技术助力信息无障碍/165汉语就拥有众多口音,如东北、四川、河南、安徽、浙江、广东等。各地不同的发音习惯造成了相互之间交流不畅。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汉语不同口音之间的顺畅交流。


 (4)听障人士信息获取困难。听障人士很难像正常人一样通过语音获取信息,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正常交流,这些都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信息无障碍场景


 (1)日常交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外企业、民间团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导致翻译需求急增。企业日常办公交流、民间团体互访、个人旅游等场景,翻译精准度要求并不高,但是人工翻译的成本及人力均难以支持。因此可以通过机器翻译、多轮交互的方式来完成沟通。


 (2)公共服务信息交流障碍。智能语音技术在政府办事大厅、机场和高铁服务柜台、旅游景点服务站、货运快递等公共服务场所应用后,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信息交流效率。在涉外、民族语言互通方面也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对听障人士信息交流方面的作用有更加显著。


 (3)特殊教育信息交流障碍。听障人士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以语音文字为主要交流手段的传统教学方式就不能很好地实施。如果能把语音转写技术融入特殊教育教学场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听障人士的教学工作。


 (4)听障人士的文娱交流障碍。听障人士在观看电视节目、网络直播、体育赛事时,因不能及时获得节目内容信息而影响了观看体验。使用语音转写技术后,文字就可以展示在直播页面上,能有效帮助听障人士及时获取节目内容。


 三、科大讯飞AI技术助力信息无障碍


 1.信息无障碍落地应用的前提是跨越技术鸿沟


解决信息无障碍涉及的AI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等。科大讯飞作为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长期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核心技术研究,并保持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科大讯飞在历次国内外语音合成评测中,各项关键指标均名列第一。2008年至今,科大讯飞连续在国际说话人、语种识别评测大赛中名列前茅。近年来,科大讯飞还多次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各项国际评测中占据榜首位置。


 科大讯飞是目前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先后落户科大讯飞。科大讯飞被原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科大讯飞两次荣获“国际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2017年6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17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科大讯飞首次入榜,并名列全球第六、中国第一;2019年再度入榜。2017年11月,科大讯飞入选首批国家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17年12月,科技部明确依托科大讯飞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高级阶段———认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在产品端的实现上,信息无障碍应是必选项


 (1)讯飞听见APP。讯飞听见APP使用科大讯飞最新的语音转写和翻译技术,通过手机拾音器将说话人的声音转写成文字,并展现在屏幕上,让听障人士能通过手机端迅速获取沟通信息。同时,讯飞听见APP还支持翻译功能,让听障人士与外宾交流变得有可能。手机APP的承载形式让听障人士的沟通成本变得非常低。


 同时,为了兼顾残障人士的试用体验,讯飞听见APP对产品界面和功能进行针对性优化,包括转写结果全屏显示、文字大小缩放、页面自动横屏等,大大提升了残障人士的用户体验。讯飞听见APP上线后获得残疾人朋友的认可。讯飞听见APP为听障人士免费提供实时语音转文字服务,帮助听障人士用文字去感受世界,进行日常沟通。获取使用方式很简单,上传残疾人证即可免费申领服务。




 (2)讯飞翻译机。讯飞翻译机能为旅游用户提供实时的公有云翻译服务,采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图像识别、离线翻译以及四麦克风阵列等多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讯飞翻译机支持语音对话翻译、拍照翻译、离线翻译等翻译模式,特别支持方言翻译,并推出全球上网、口语学习、SOS等服务,为跨语种信息沟通提供了良好的产品支持。


 (3)讯飞听见M1。听障人士在参加会议及多人交流时更加不方便,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发言人的准确信息,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同步,严重延长了决策时间,影响了沟通效率。有时候可能会遗漏或错误理解发言人信息,导致信息不准确,产生信息偏差,对决策产生严重的影响。讯飞听见M1与讯飞听见APP的组合完美解决了多人交流场景的沟通,将所有发言人的信息依次显示在手机APP屏幕上,让听障人士能在第一时间准确获取发言人信息,为其准确决策提供依据。




 讯飞听见M1是一款以专业录音、实时语音转文字及翻译为核心功能的智能硬件。无缝连接讯飞听见APP,支持远程控制硬件设备,扫码分享实时转写内容。可满足会议内容多终端同步、访谈记录快速出稿、外教课程实时翻译等多场景的录音整理需求,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讯飞听见M1采用7+1环形麦克风,能清晰准确地记录发言人的信息,在嘈杂的场景下也能达到很高的识别率。支持录音转写,即使无法亲临会议现场,也可以通过会后转写来了解会议详细内容。


 (4) 讯飞听见L1。听障人士在复杂会议场景下进行交流尤为困难。在没有声音帮助理解的情况下,处于培训会、分享会、远程视频会议等场景中,听障人士很难理解发言人的准确信息。讯飞听见L1是一款以多功能视频会议、实时语音转写及翻译为核心功能的高端智能设备,具有语音转写及翻译、文档分享、远程会议白板及远程会议文档分享功能。将会议内容通过声音和文字两个维度表达出来,相比于声音的即时性,文字记录更持久,文字信息获取的准确度更高,从而让听障人士在复杂会议场景下也能和正常人士一样获取信息。同时,讯飞听见L1提供的翻译功能,让听障人士参加外文会议变得有可能。设备部署在公共服务场所的问询台、高铁车站的售票窗口及医院、邮政、政府等服务窗口,能帮助听障人士很好地解决信息沟通障碍问题。讯飞听见L1还能为企业涉外交流、企业培训、产品发布、远程会议、远程汇报、远程面试等多个场景提供专业的转写和翻译服务。




 (5)讯飞听见智能语音课堂系统。自1951年将盲聋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设立特殊教育学校以来,聋哑教育运用特殊方式和设备,如口语、书面语和手语相结合的办法以及直观教具、助听器等进行教学,在聋哑人教育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手语教学表达内容单一、手语交流易出现歧义、完全丧失听力的聋哑人无法借助助听器等。2015年底,讯飞听见推出针对聋哑人教育场景的智能会议系统——讯飞听见智能语音课堂系统,解决特教教学场景下的教学障碍,将老师的教学语言通过系统实时转写成文字,直接用投影大屏幕输出显示,在教学过程中保障特教生能够获取全量文字信息,辅助听力障碍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成果。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一期部署2个教室,2018年扩建到学院内8个教室。2017年6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认识无障碍,共享有通途》的节目,对讯飞听见系统在构建无障碍信息交流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行报道。此系统还成功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30个教室进行教学使用,在宁波特教、扬州特教、杭州聋人学校、西安第二聋哑学校、深圳中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东盛残疾人中心等特教院校成功应用。


 (6)读屏软件产品。2007年,基于科大讯飞提供的核心语音技术,中国盲文出版社主持研发了新式阅读终端——阳光听书郎。这是一款支持电子书朗读、语音菜单导航的多功能便携硬件终端设备。


 2010年6月,保益互动联合科大讯飞、腾讯科技推出盲人版手机QQ。基于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盲人版手机QQ可以与读屏软件完美匹配,能够朗读手机QQ中的汉字、英文、数字以及表情符,从而让视障人士通过手机QQ与好友进行即时沟通交流。


 2014年,争渡软件正式与讯飞语音云团队达成公益合作,为争渡软件提供讯飞语音的技术接口,让上百万的盲人朋友受益,体验到讯飞清晰的语音服务。


 四、科大讯飞信息无障碍公益活动


 1.盲人聋人信息无障碍需求咨询对接研讨会 2017年1月17日,由中国盲协、中国聋协主办,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科大讯飞公司联办的“盲人聋人信息无障碍需求咨询对接研讨会”在京召开。科大讯飞公司展示了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为实现盲人聋人信息无障碍所做的科研工作。与会的盲人代表、聋人代表畅谈了使用信息产品后的体验感受,表达了盲人聋人在信息无障碍方面的个性化迫切需求。与会专家及代表就目前信息无障碍发展状况、取得成效、盲人聋人群体对信息无障碍需求建议以及信息无障碍科技研发、标准化制定、应对对策和未来展望等进行了充分研讨,并广泛进行了技术交流。


 相关领导表示,中国残联将不遗余力地继续推动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促进各项措施真正落地见效,实现无障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携手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科大讯飞公司等高端智库和科技行业对接无障碍产品与服务,共同推动盲人聋人信息无障碍工作实现新的局面。


 2.《人工智能+共创新世界》 2017年4月14日,“清华大学-东京大学无障碍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年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中日两国16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参与了此次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出席,科大讯飞应邀作为企业代表阐述其在无障碍建设事业中的理念及成果,并发表《人工智能+共创新世界》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科大讯飞运用自身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无障碍领域的应用探索。未来,科大讯飞将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在新建设施的标准落实、已有设施的有效使用和改造、推进信息获取及公共服务无障碍、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方面,协调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创新,推动惠及亿万人群的公共服务政策有效实施。


 3.“中国政务信息无障碍公益行动特别贡献单位” 2017年12月21日,中国信息无障碍公益行动启动暨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无障碍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在京成功召开。科大讯飞成为首批加入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此次大会还为政务信息无障碍公益行动突出贡献单位举行了颁牌仪式,向科大讯飞公司颁发“中国政务信息无障碍公益行动特别贡献单位”奖状。


 4.《Web信息无障碍通用设计规范》 2018年7月24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的《Web信息无障碍通用设计规范》立项评审会议在京召开,科大讯飞公司作为项目审定的单位成员参与会议,与相关单位一起共同加快深入开展信息无障碍标准制定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尽早帮助6亿多的障碍人士融入信息社会,并呼吁更多的企业关注信息无障碍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让中国互联网更加文明进步。


 5.全国政协第68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2017年6月9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全国政协第68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江涛作为行业专家出席会议并就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言献策。讯飞听见作为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领域代表应用,向在场的委员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无障碍信息交流方面的应用前景。为了加快人工智能服务信息无障碍,江涛建议:首先,应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尽快建立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确保政策标准的监督和实施;其次,应扶持和鼓励信息无障碍产业的发展,包括:进一步深化政府及重要社会信息门户实行信息无障碍改造,在公共媒体和公共服务设施上的无障碍信息化应用,让视听障碍人群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服务;再次,大力扶持人工智能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帮助具有视听障碍的学生上课更方便,享受和健全人一样的教学效果;最后,鼓励企业开发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医疗保健系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医疗保健上的应用,让残疾人的家居生活和医疗保健更加方便、舒适。


 6.“三声有幸”公益计划 在2017年首届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正式对外发布“三声有幸”公益计划。希望借助拥有公益情怀的开发团队将日新月异的AI技术赋予到公益领域,帮助更多人提升幸福感。AI公益案例落地“三声有幸”,扶持了各类公益产品的顺利落地,不仅为关注公益开发的小伙伴们积累了典型案例,而且让越来越多的特殊人群从AI中获益。音书科技CEO石城川是一位聋人,双耳听力阈值不足120分贝,戴助听器也无任何效果。一般情况下,失去双耳听力的聋人也面临着失去说话能力的高风险,聋和哑几乎是同时存在的。2016年,石城川接触到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注册成为讯飞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并创办了音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识别和转写技术进行语言康复,最终可以流畅地与人对话。虽然失去听力,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他重新拥有了说话的能力。“三声有幸”项目在接触音书科技后,为其提供了资金、市场和品牌等多方面的扶持。第一,生态扶持。音书科技初期的市场估值为2000万,后期经过“三声有幸”公益项目和创业孵化团队的共同评估,同时结合音书科技的公益创业属性和商业BP,对其追加占股投资。第二,市场扶持。3月22日AI大学未来课栈上海栈亮相全新环节———创意集市,音书科技CEO石城川登场并用5分钟的时间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创业故事,获得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和报道。第三,技术扶持。音书APP目前支持识别的语言包括粤语、普通话、英语在内共7种语言,而用户来自五湖四海,夹杂着各种方言,现有的音书APP无法做到准确识别。了解到该技术的瓶颈后,开放平台免费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完善功能。


 心智互动是一家聚焦失能人群(部分感官及行为能力消失或退化的人群,如老年人、盲人、视障者等)社交娱乐的科技社会型企业。心智互动在2017年8月推出一款针对盲人的手游“听游江湖”。科大讯飞和心智互动联合开发读屏软件,免费开放,让每一个盲人都能使用智能手机,走进互联网的世界。第一,免费的技术服务。中国目前有1700多万视障人士。在开发读屏软件的过程中,讯飞开放平台提供免费的服务,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测试周期。第二,市场扶持。产品落地后,“三声有幸”项目联合心智互动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光明天使基金会等组织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对产品进行多途径多角度宣传。第三,生态扶持。心智互动目前由两位合伙人共同持股,为了后续更好地进行技术支持,经“三声有幸”和创业孵化团队共同评估后,以技术占股的方式对心智互动进行微占股。


 7.AI无界、公益先行——科大讯飞“无障碍联合实验室”在沪正式揭牌 目前,我国有8000多万残障人士,其中听障人士就超过了2000万。听障人士因为无法接收声音,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工作困难、自我表达存在缺陷等。久而久之,听障人士越来越难正确有效地与世界沟通,挫败感油然而生,渐渐被有声世界边缘化。为解决听障人士的这些困境,2019年7月27日,中国残联无障碍推进办、中国聋人协会、北京联合大学以及科大讯飞公司在上海诺宝中心签署了关于成立“听见信息无障碍研发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备忘,并现场举行了揭牌签约仪式。在第十四届信息无障碍论坛的现场,讯飞听见也提供了智能会展的无障碍字幕上屏展示,无论是现场嘉宾发言,还是现场视频案例的播放,现场都能将实时语音转化为字幕,帮助听障人士了解会议信息。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更反映出科大讯飞将AI技术致力于公益的决心。各单位的加入,也标志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正汇聚到“AI公益”这条路上。我们将和各方一道,共同为听障人士铸就梦想。我们相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会将科大讯飞的技术与服务推到更多听障人士的身边。


 信息来源:科大讯飞


 编辑:燕飞


注册用户 3 广东
中国残联专门协会2020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5月20日,中国残联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专门协会2020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相自成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残联五个专门协会、专门协会评监委负责人和组联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残联理事、组联部副主任郭咏军主持。


 相自成首先代表党组、理事会对各专门协会自疫情爆发以来在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衷心感谢,同时对今后开展协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相自成指出,各协会要继续配合中国残联积极做好本类别残疾人在疫情影响下的复工复产工作,协助解决本类别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本类别残疾人合法权益,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要全面贯彻中国残联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基层残联组织专项改革暨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探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中国残联关于基层残联组织改革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协会工作的要求,持续推进《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专门协会的意见》的贯彻实施。要认真学习贯彻刚刚出台的《中国残联 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意见》,在条件成熟的村(社区)按残疾类别建立村(居)民残疾人小组,并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各专门协会与村(社区)残协联系互动的路径,推动各级协会资源和服务下沉再下沉,进一步提质扩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既要开展“阳春白雪”的工作,更要俯下身子,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残疾人组织的根扎牢扎深,不做头重脚轻的泥足巨人,真正做到残疾人在哪里,组织就建到哪里,服务就提供到哪里,切实增加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会上,组联部主任常征同志传达了中国残联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基层残联组织专项改革暨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探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各专门协会和评监委负责人分别汇报了2020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和第二季度工作计划,研讨了疫情影响下如何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等中心工作,以切实发挥协会的主体作用。


 来源:中国残联


注册用户 5 广东
聋人画师胡士群UDS创业故事

 我是胡士群,1982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很不幸的,1岁时检测出了听力障碍,原因不明,猜测可能是用药不当而产生药物过敏致失聪,虽辗转去了很多医院治疗,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及医疗水平限制,最终无功而返。父母一直教导我要坚强,面对现实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因为一直在治疗,误了学时。12岁时,我才得以走进梦寐以求的校园开始学习,就读于蚌埠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学习手语交流和书本知识,逐渐开始懂事。我对开设的美术书法课程很有兴致,同时老师也发现我对软笔书写有很大的天分和兴趣,在美术老师的悉心培养教育下,我开始学习书法,培养起对书法的情趣和喜爱,渐渐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的非常热爱,通过不断练习,对书法笔技肯下苦功夫,我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引起学校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多次参加全国少儿书法大赛并获奖,获安徽省电台及教育电台多次来校采访报道过。




 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山水国画,我就是在这时候爱上了画画,开启了自己的绘画之路,对这门艺术乃是情有独钟和无限热爱,在思想上逐渐懂得何为艺术,如何创造艺术,如何深入艺术及赋予艺术灵魂。三年级至五年级,我都在学习绘画,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和写意,每一幅成画,都经过无数遍勾勒描绘才成画,层峦迭翠的山脉,傲然挺立的青松,潺潺流淌的河流,灵动形象的人物,悄然绽放的花朵,振翅翩然的小鸟,不断想努力去做到每幅画犹如身临其境,每一个元素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帮我寻找各种绘画书籍,国画大作供我学习,有时甚至用他微薄的工资给我买一些宣纸、毛笔、砚等绘画用品。我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成绩有目共睹,经老师及学校强烈推荐,安徽省教育部破例允许我因特长书法绘画优异及品学兼优从五年级跳到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高中一年级。




 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系统化的九年义务教育,只读了五年级。刚进高中校园,虽然绘画特长,但在学业上颇为吃力,听从老师建议决定在各项文化科目上进行恶补,蚌埠的恩师给我邮来了六年级至九年级的各科书本,经过坚持不懈的补充学习,文化课有了很大提高,终于不再吃力。在高中学习期间接受了更加专业的美术理论学习,从美术基础开始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并阅读和研习了大量优秀绘画作品,从名家名作和各类画展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品。努力学习文化和刻苦磨练画技,高考时我的专业成绩非常优异,只是文化课程由于跳跃过多,虽然恶补,基础还是薄弱了些,仅以几分之差与自己的理想学府失之交臂,有些惋惜和悔恨,最终录取到长沙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不气馁,不浮躁,振作精神,勇敢的面对现在和以后,继续认真、努力、踏实的学习,经过四年的专业熏陶,毕业的时候,取得了理想的优秀成绩,绘画作品多次在学院展出获奖,并获得了一大叠优秀干部的证书。




 2005年7月,在湘潭一家油画公司,第一次接触油画,在高级画师的指导下,并自己的努力,获得老板的"青睐"和肯定,同事的爱护和尊重,潜心学习油画技艺,认真地工作和生活,经常和画师们互相学习和交流,一年后在厦门油画公司做油画部门主管,同时创作作品,但是语言沟通的不便,让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以及商业性的大量临摹复制名作品,也让我对自己作品创造力产生怀疑。


 2007年9月,我想去更多地方多长些见识以及拓展技能,进入杭州一家公司,做网页美工设计师,在平面网页设计方面不断进取,埋头苦干,积极主动和客户们交流,工作出色。许多优秀作品得到设计师和领导、客户的广泛好评。


 2011年3月,去了上海,仍做平面设计师。和壁画油画结缘是在文化墙遇到中国立体画第一人万文广,当时他正在墙上画画,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前去观看,逐渐产生兴趣,主动向他介绍自己,结识了这位大画师,经过交谈,他得知我也在绘画领域,同意让我试试在墙上绘画,意外的发现我的水平非常不错,他热心指导我画壁画。自此以后利用闲暇之余,他渐渐带我进入壁画行业,了解详细情况。2011年5月7日,朋友给我引见了世界级壁画大师莱茨克,他画技很高,我非常尊敬他,虚心向他学习油画壁画画技方法。2012年,通过朋友介绍,我画了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的油画像,并把作品赠送俞正声,他对我画的作品赞叹不已,给予认同,他的态度和鼓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和勇气。


 2013年,为了和妻子女儿团聚,我决定回湖南长沙发展事业,进入壁画行业工作,逐渐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获得老板和客户们的多加赞赏。我更加对自己有信心,并很看好壁画墙绘的前景发展,我有了大胆创业的想法。


 2014年初,我在湖南残联的帮助支持下,成立了士群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主要做墙体手绘,3D立体画等各种装饰画,我们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团队,成员全部都是热爱绘画的听障人士,每个人都怀抱着对于艺术的一腔热血,自信,自立,自强,虽然起步阶段,我们遇到过重重困难,但我们齐心协力,一步一步的迈过来了,我们拥有深厚的美术功底,独特的艺术审美,“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服务态度,虽然我们听不见,但我们会秉承“用心作画,用画说话”的理念,画好每一笔。随着项目的增多,我们的团队也逐渐的扩大,吸引了一些有才能,有理想的残疾画师的加入。




 2015年7月,业务拓展的需要,在上海成立办事处,UDS设计事务所,并将公司更名为湖南优绘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且有新的成员及合伙人加入,为我们的团队注入新的血液。目前公司以及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逐步上升,业务蒸蒸日上,我和我的团队会继续奋勇前进,携手打造最有声誉的墙绘设计公司,用我们手中的画笔为大家创造出更多美丽温馨及个性艺术的家园,也帮助更多的和我们一样仍然有梦想的听障人继续朝着梦想前进!


 

注册用户 1 广东
历时7年,手语“普通话”终出炉



已出版的计算机、美术和体育科目的手语书籍


 近日,手语“普通话”《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发布,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语委首次将手语规范纳入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范畴,可说是中国首部手语“国标”。


 虽然“国标”初定,但我国手语研究和规范化工作其实已经走过60个年头。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顾定倩表示,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确定之后,相应地如何用手语表达拼音等,就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当年7月,聋人手语改革委员会成立,开始进行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手语词汇的研究。本世纪初,相继编印出版《聋哑人通用手语图》《中国手语》等工具书。


 《中国手语》一直是听障人士教育的教学参考书,远在云南大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特教的字老师用的就是这本书。


 在北师大英东楼,顾定倩办公室的案头也摆着一本几乎翻烂的《中国手语》。1994年,他参与了当年版本的编纂,开始了手语研究生涯。


 随着社会发展,这部手语书越来越不适用,一些新兴事物都不能找到准确的表达。2011年教育部调查显示,表达同一概念的手语动作不一致,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手语沟通产生困难,63.1%的成年聋人希望制定国家通用手语。


 顾定倩说,他们研究中心牵头,用了7年时间,制定了《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词表只是词汇方案的一部分,今年9月,收录8000个词的中国通用手语词汇方案将发布。”


 减少不习惯表达


 作为聋人交流的语言,手语也像文字一样分为表形、表意、表音。


 “表音就需要借助手指语,就是打拼音。”顾定倩说,拼音的声母和韵母都可以用手指的动作表示。


 据他介绍,之前一些抽象概念,都是借助手指语表达。所以手语中出现了很多“表音+表形”的手势,这种手势多了以后,聋人看了就会糊涂。这次修订,把很多不太符合他们日常交流的手势替换掉了。


 顾定倩举了“详细”这个词的打法。“细是有手势的,详只能打手指语X。但是聋人不接受这种打法,所以这次就将X去掉,打两遍‘细’,在一定语境中表示更加细致。”


 “减少表音的成分,对于聋人来说,形象是最重要的。”顾定倩强调。


 中国人民大学手语社的高葛文蔚同学也举了个例子,“比如偷偷摸摸这个词,聋人不是打‘偷’和‘摸’,而是直接模仿偷偷摸摸的动作来形象表示这个词。”


 地名收录至省级


 在收录了5000个词的《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中,地名也占了不小的一部分。


 不过,地名只收录到省一级,顾定倩表示,“因为地名更加复杂,现在很多地名打法没有统一。”



 


 当了30多年特教老师的字老师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字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聋人有固定手势,但一些小地方没有统一的打法,有时候按字义打,有时候按名字打。


 还有一些地名,当地人和外地人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


 “比如江西或者南昌。外地人打‘八一’,因为知道南昌起义,用‘八一’表达南昌和江西的意思。但是本地人不打‘八一’,而是打别的手势。”顾定倩说,“所以我们在制定词表的时候,先把省一级确定下来,比如北京、山东。至于省会城市等,会收录在9月份发布的通用词汇那本书中。”


 至于外国地名,基本引入国际通用打法。“大部分国家名字,聋人本来就很陌生,所以借用国际上的打法了。但某些国家,我们有自己的打法,比如‘日本’,我们就在书中并列两种打法。”顾定倩解释。



 


 5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北师大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顾定倩正在翻阅手语书籍。该研究中心牵头制定了手语“国标”。




本组图片摄影/新京报记者李玉坤


 “唯物论”怎么打?


 虽然通用词表尽量减少手指语的存在,但在顾定倩看来,考虑到聋人受教育的需要,仍兼顾了手指语。


 “通用词表的词分两大类,一类是生活用词,一类是学科用词,如‘唯物论’。”顾定倩举了一个哲学概念,对于“唯”的打法,他们讨论之后还是使用了手指语W,因为唯物论并不是“唯一”的意思,而是“物质是第一位的”。


 “通用词表收录生活用词时会尽量使用表形和表意的手势,在收录学科用词时会使用一些手指语,因为这些抽象的概念,本来都是需要学习理解的。”顾定倩说。


 字老师教授数学,也有一些特别手势。


 目前,顾定倩所在的研究中心除了编辑通用手语方案外,还编辑了不同学科的手语。计算机、美术和体育科目的手语已经出版。


 手语也有“方言”


 与汉语类似,手语也有方言。


 “全国各地都不一样,甚至北京不同区都不太一样。”顾定倩说,“有些手势是大同小异,但有些就完全不一样了。同一个词,会打出完全不同的样子。”


 他举了“钱”的例子。“一种打法是捻钞票的动作,一种是比一个圆。”人民大学手语社的高葛文蔚举了“如果”这个逻辑词,她至少知道5种以上的打法。


 在编辑通用词表时,如果南北方差异比较大,不能用其中一个地方的打法替代另一个地方的打法,顾定倩他们的做法是并列收录。


 不过,中国少数民族并没有发展出独立的手语。据了解,西藏有5所聋校,建校时间都很短,支教老师多来自汉族地区。


 “我们调查过少数民族的手语,除了西藏有个别词汇是反映当地食品、宗教的打法外,其他少数民族只是在民俗方面有自己一些打法,没有一个少数民族有完全成体系的手语。”顾定倩说。


 目前,国际上也没有通用手语。


 顾定倩介绍,是有一个“国际手语”,只是在会议上使用。“各国聋人间建立沟通是很快的,因为手语更多是形象。”


 语法是研究难点


 人大手语社每年有200多人报名入社,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手语理解聋人,并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对他们来说,学习手语,词汇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语法。因为手语很多句式,和正常说话并不一样。社长孙茜举了个例子。“比如‘裤子多少钱’,他们会说‘裤子’‘钱’‘多少’。”


 顾定倩也坦言,语法研究是难点。他们在通用词表后附有部分语法内容,帮助初学者理解手语,但并不是一个成体系的语法书。“语法的使用也与每个聋人自身的教育程度相关。受汉语影响比较深的,打手语词序更偏向书面词序。一般聋人可能偏向跟书面语不相同的词序。”顾定倩说。


 顾定倩也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脱贫’,动宾结构。手语如果先打‘脱’再打‘贫’,聋人会认为还在‘贫困’。在他们的逻辑中,这个词是颠倒过来的,先打‘穷’,然后‘跳出’穷。从表意来讲,这样更符合脱贫的意思。”


 手语研究的另一个困难是,语料分析不足。手语语料分析比现代汉语要难很多,因为手语语料要录大量视频。顾定倩表示,这也是他们将要弥补和努力的方向。


 


 


 信息来源:新京报网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