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男人花5年跑进大山,带这群孩子唱出天籁,打动了蒋雯丽金星
注册用户 0 广东
发布:2024-01-08 (12:16:01) 编辑



 一场不到20分钟的演出


 却看哭了台上的伴奏和台下的观众


 究竟是什么魔力?


 能让蒋雯丽、金星也自发支持



 


 最近两年,因为采访我听了很多故事。


 有很多故事,让我乏味、庸碌的生活多了几分热血。今天要讲的正是这样的故事。


 今年8月,一位北京艺术家和厦门音乐人带了14个孩子,在“音乐殿堂”北京音乐厅演出。


 孩子们只当作是一场重要的演出,认真地唱完。


 很多人却被感染了。南音非遗的传承人蔡雅艺,看到孩子们的神情也忍不住,红了眼睛。


 台下的观众也都哭了,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不是一群普通的孩子,他们不会说话,甚至听不到声音……他们就是别人口中的聋哑人。


 


 许多观众哭着听完


 


 伴随着南音、大鼓等乐器的伴奏,无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借助咽喉部位的触觉与震动,完成了演出。


 这是全世界独创的聋哑儿童表演方式。


 蒋雯丽听到无声合唱团的事迹后,录了一段VCR表示支持。金星特地跟李博聊了半个小时,鼓励他说,“你一定要纯粹地坚持下去。”


 


 演出的时候,台上的音乐人们都哭了。


 戴着墨镜的鼓手毛毛看着挺硬汉,演出后摘下墨镜擦了擦眼泪。


 


 除了台上的音乐人,现场还有许多人从头哭到尾。


 声音刚落下,所有人鼓掌了,1000多人竖起大拇指。


 北京音乐厅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赞扬


 来观看的人有艺术家、青年人还有年过七旬的老人。每个人认真地看完表演,都感动不已:


 “原来这些孩子还可以有这么棒的演出”。


 “当他们发出第一声的时候,完全是给你另一个世界的撞击。”


 从广西大山深处到北京的音乐殿堂,两位发起人——北京艺术家李博和厦门音乐人张咏陪着无声合唱团走了5年才到达。


 


 他们发声比一般人难得多:克服自卑,要咬雪糕棍


 


 无声合唱团的14位孩子们来自广西凌云特殊学校,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今年也9岁了。


5年前,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出声。


 “从小别人就告诉他们,你是聋哑人,听不见声音,也没法说话。他们很自卑,也不愿意沟通。”


李博和张咏在广西蹲了两周之后,打算走了。“别老是揭别人伤疤。”


 


 即将要走的时候,一个聋哑小姑娘突然跑过来拉着他们的手,“啊”的一声,声音自信而清脆。


 “我们听了都疯了,特别好听,真的特别好听。”


 当时他跟张咏在想:如果这时候我们放弃的话,还不如不来。


 说干就干,李博和张咏让这14位自愿加入的小孩组成了“无声合唱团”。




 


 训练他们并不容易。




 因为平时不说话,孩子们的舌头比一般人要软,李博和张咏只能借助小球或者雪糕棍儿做成的压舌棒让他们知道,舌头在哪个位置发出的声音是好的。


 “每天都去小卖部偷人家的雪糕棍儿,我说我要买,老板不卖,那个村里别的东西又什么都没有”。


 李博后来只能每天借着去买雪糕的机会,一边交钱,一边偷偷往兜里装几根雪糕棍儿。 


 


 特别感谢帮助无声合唱团的朋友和老师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无声合唱团的现在


 为了感受丹田的位置,孩子们每天都要坚持做一个小时特别累的训练——脚尖着地,屁股贴着墙。


 连李博都直呼受不了,孩子们就这样坚持了5年。


 


 放弃事业,每年自费给孩子们实现梦想


 


 36岁的李博早就在艺术圈成名了。


 他曾被法国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称为“最佳国外艺术家”,被瑞士巴塞尔艺博会授予“明日之星”。


 而张咏是摇滚圈里有名的音乐人,后来搬到了厦门,经常有自己的live演出。 


 


 有一天,李博和张咏在北京大街上听见一个聋哑人的呐喊。


 那是他们第一次听见这么简练纯净和饱涵感情的表达,于是就开始寻找合适的聋哑人做声音采样。


 巧合之下,他们来到了广西。


 


 如今,他们每年大概有2~5个月的时间在广西。李博连自己的画展都暂停了,张咏也停了厦门的工作。


 “这首先有一个责任问题,这件事是我们给挑起的。再一个,这些孩子反哺给我们的东西特别多。我在艺术圈里面做了10多年,和商业接触也多,慢慢会迷失。”


 李博坦言,孩子们帮他找回了艺术的纯粹。



 


 “踏踏实实”是采访中出现的高频词。在李博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作秀或者赚钱的工具。


 在采访过程中,李博跟我强调,无声合唱团拒绝一切商演,“这是孩子们的业余爱好,主业还是学习。”


 没有赞助商的无声合唱团,曾接受过某基金会的帮助。后来李博发现,该基金会打着慈善的幌子去圈钱,就果断终止合作。


 搭档张咏是个性子特别温和的人,李博坦言,“认识他那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他急眼。”


 李博当时其实很犯愁,“我一直靠以前卖画的钱在扛着,生活都不容易。” 


 


 因为合作泡汤,出于安全考虑,孩子们也没法坐飞机去参加今年8月份的北京演出。


 幸好有朋友愿意支付路费,孩子们才得以坐上了高铁。



 


 两个大男人,把这14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唱白脸负责管教,一个唱红脸哄回来,除了教他们声乐,还得陪他们成长。


 “教他们更多的是做人,比如他们哪里不对了,我们都会和他们去交流。唱歌只是一种形式,但更多的是陪伴。” 


 


 每个人,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我们跟神经病一样,真的好多人都不理解”。


 如今,李博和张咏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孩子们现在见人都爱笑,真的阳光很多。以前还是挺哭丧着脸的,见面也不爱搭理人。有一个新进合唱团的听障女孩,从刚开始受一点挫折就哭个不停,到后来变得阳光和自信。” 


 


 谈到孩子们的成长,朴实的李博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很兴奋。


 广西凌云特殊学校有20多个聋哑孩子,60多个智障孩子,受着不少偏见。


 北京、厦门的演出,让家乡人开始对孩子们改观。


 “他们自己的家长,包括村民开始觉得他们不是残疾人,他们还能比我们做更多的事儿。”


 在孩子们眼里,并没有“音乐殿堂了不起”的概念,但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能看见台下那些观众的眼泪,还有给他们最后演出的大拇指。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北京,改变了家长和村民的看法,特别了不起。”



 5年了,身边的人都慢慢地被无声合唱团感染了。


 李博和张咏的初心始终没动摇过,“每个人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


 


 信息来源:外滩TheBund微信公众号


关闭
关闭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