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河东区特教中心教师高菊:为折翼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
注册用户 0 天津
发布:2024-03-22 (15:37:02)

河东区特教中心

高菊正在教特教中心的孩子串珠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20日电:她是老师,却时常在上课时被学生“啪”的一声拍在脸上;她不是他们的妈妈,可每天为十几岁的孩子换下大小便弄脏的衣裤、擦拭身体;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一颗感同身受的爱心,十几年如一日践行“大爱无疆”这句校训,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太阳底下最艰辛也最光辉的岗位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残障孩子融入社会自食其力。

  她叫高菊,是一名特教老师,在河东区特教中心的教师岗位上已经整整工作了16年。她的学生或是智障,或是精神障碍,或是消极自闭。但在高老师的眼中,他们也是一朵朵鲜花,只不过开的不够绚丽、不够夺目,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和呵护,他们是折翼的天使,她用自己的大爱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来形容高菊一点也不为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爽朗清脆的笑声,正是这份乐观自信让当年只有17岁的高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特殊教育,也正是这份与生俱来的爱与包容,让她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耕耘,用爱心和汗水浇灌这群苦涩的秧苗,像麦田守望者一样等待金秋的收获。

  初登讲台时,虽然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换来的还是十几双木讷的眼神。面对这一群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说、有脑不会动的孩子,她真的是束手无策了。要想真正的融入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就必须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放下老师的身份,用真心和爱让孩子们接纳她。为了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爱好,高菊常常向其他的老师取经学习。渐渐的,孩子们不再用敌视的眼光看她,在他们眼里,她已经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可以信任的人。一名学生曾经偷偷把她带过的围巾拿回家,睡觉时放在枕边,当家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孩子回答“高老师像妈妈,围巾上有妈妈的味道”。

  高老师教学中最常做的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做各种游戏,对于普通孩子来说非常简单的一个动作,高老师却要耐心细致地教无数遍。“我们这些孩子的特点就是学得慢、忘得快,所以需要小步子教学,反复地教学。再一个就是实行赏识教育,对孩子,他每做一件事就给他夸奖,这样鼓足他的自信,学得会更快一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初入校连笔都不会拿、话都说不好的孩子,在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字时,高老师的心里满满的洋溢着幸福。

  特教中心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专门的教育方案,高老师从接班开始就为班里的每名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建立家长联系卡,每天定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反馈在校情况。“每天只要一走进教室,我就会全身心投入,一刻也不能疏忽。”她告诉记者,“对于孩子来讲,责任、安全是最重要的。这里有4个孩子已经跟了我一年,能做到生活基本自理,我照顾起其他的几个孩子也就相对容易些,最起码上厕所不用8个都跟着。”他们当中有些孩子行动不便,走路容易摔倒;有的孩子不会自理,记忆力差,校园里也会迷路,需要老师时时带着。“这么多年,多亏了家人的理解和照顾,我才能坚持自己的梦想。”高老师笑着说道,“2006年,我带的一个男孩子因为青春期叛逆,在跟家长出门遛弯时走丢了。学生家里乱成一团,学校老师跟着帮忙。就连我们全家也跟着出动,一连二十多天,在所有可能的地方走访、贴寻人启事,跑断腿、磨破嘴,真像丢了自己家孩子一样着急。后来孩子从外地找到了,全家人才松了口气。”

  16年来,高菊像妈妈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着每一个孩子。如今,前两批毕业的学生中,有的当了厨师,有的成了公交司机,有的当上了超市收银员,还有的出了国门自食其力。高老师如数家珍般向记者历数,骄傲自豪溢于言表。“前几天收到了学生和家长送来的大红喜帖,呵呵,我的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高老师高兴地说。(记者 皇甫丽娜 摄影 刘诗璇)

关闭
关闭

账号登录